Android | iOS
下載APP
本報訊記者杜雨萌
在兩個人都擁有明顯合作意向的情形下,2023年央地合作進到新的發展階段。
在今年的2月份國資公司下發的《關于做好2023年中央企業投資管理進一步擴大有效投資有關事項的通知》明確提出,要聚焦服務國家區域協調發展戰略、地區國家戰略,推動互利共贏的央地合作,提升重要生產力布局。僅3月份至今,國資公司就已先后與遼寧、青海、吉林、香港、內蒙古自治和海南相關領導就央地加深合作達成一致。
接納《證券日報》媒體采訪的業內人士表述,新的發展階段的央地合作將展現出行業比較寬、層級更加深入、水準更高等優點。
新一輪央地合作聚集進行
從最近國資公司依次見面的區域責任人來說,在謀取央地合作層面,盡管全國各地根據自己特點表現了不一樣訴求,但關鍵均避不開地區社會經濟發展實現高質量發展。
中智咨詢高級合伙人、研究院副院長陳和午接受《證券日報》采訪時表示,央地合作的效果歸根到底希望用充分發揮各自優勢,能夠更好地完成相輔相成協作、協同發展,能夠更好地提升重要生產力布局,更好的服務國家發展戰略不同區域國家戰略,能夠更好地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例如,重慶明確提出,要聚焦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基本建設加深合作,共同推進戰略落地見效,積極主動服務與融進新格局。內蒙古自治稱,期待內蒙與央企對焦內蒙古能源經濟發展、全產業鏈基本建設、自主創新、低碳發展等領域加深合作。海南稱,加快構建具備全球知名度的社會主義民主自貿港,更加需要國務院國資委和各種中央企業的大力支持。
央地合作的關鍵肯定是要沒有好新項目,那也是推動彼此之間深化合作的“推進器”。自3月1日遼寧與中央企業加深合作交流會隆重舉行后,便拉開遼寧與中央企業加深合作的大幕。僅3月1日當日,沈陽就與眾多央企簽約合作新項目33個,總簽訂額2633億人民幣。
除此之外,在3月28日舉辦的海南與中央企業加深合作研討會上,中遠船務等10家中央企業與海南政府達成戰略合作。
陳和午表明,新的發展階段的央地合作預估會有以下幾個特性:一是央地合作行業比較寬,既涉及到地區傳統式支柱行業,也包含戰略新興產業;二是央地合作層級更加深入,則在體制、技術性、產業鏈、資產、市場等層面提高協作電子能級;三是央地合作水準更高一些,包含在獨立高新科技人才培養方面的協同創新平臺更新,在產業升級和轉型發展等方面的強鏈、補鏈、延鏈大企業合作,在混改、人才資源與掛職等方面的優勢相輔相成和資源整合共享。
以戰略新興產業為突破口
現階段,自主創新被擺放在更突出位置。從國資公司與上述六個地域負責人的“會晤”情況看,“自主創新”“發展趨勢新型產業”即是關鍵高頻詞匯,也貫穿六地央地合作自始至終。
比如,在成都與中央企業共同攜手貫徹落實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基本建設戰略、共創智能化新重慶研討會上,國資公司領導班子、負責人張玉卓注重,央企要加速推進高新科技自強不息,與重慶協力打造出高新科技創新高地。在“服務項目構建新發展格局加快構建社會主義民主自貿港”研討會上,國資公司紀委委員、辦公室主任趙世堂表明,國有資本中央企業應以更為實干的措施進一步推動同海南的協作持續實現新突破新成就,要加強中國改革開放協作,積極推動新一輪國企改革,共同建設社會主義民主自貿港;增加高新科技創新合作,對焦高新技術領域,引入用對各種杰出人才和創新團隊,攜手共建我國地區高新科技創新高地。
在陳和午看起來,我國科技創新已經進入“從0到1”原始創新的新階段,在關鍵技術自主創新上不可以只靠孤軍奮戰,而是應該報團自主創新、集思廣益,將央地等各科技創新主體擰成一股繩。一方面根據中央企業在研發、優秀人才、資產、信息內容、管理模式等多個方面地方國企的創變適用,另一方面也充分發揮地方國企在所在地特色資源、基層創新等方面的優勢,打造出創新聯合體全新升級。
實際至領域層面來說,戰略新興產業成關鍵著力點。例如,在遼寧與中央企業加深合作研討會上,張玉卓明確提出,央企要立足于主營業務實業公司,進一步深化與遼寧省的產業協作,積極開展遼寧省先進裝備制造、石油化工和生物化工、冶金工業機器人產業產業園區建設,增加集成電路芯片、新型材料、綠色能源、生物技術、綠色環保等新型產業合理布局幅度。在見面吉林省委省委負責人時,張玉卓再度表明,央企要變速促進與吉林省加深合作,一同在新能源、人工智能技術、新能源車、石油化工新型材料等戰略性新興產業方面取得更高提升,適用中國一汽加快轉型升級。
“現階段,全世界正面臨著新一輪的信息革命科技變革,新產業新業態將繼續不斷涌現。在這樣的情況下,東北三省在發展中既遭遇發展契機,也面臨著巨大挑戰。如果能把握住技術方案轉化的突破口,發展趨勢戰略新興產業,成功實現產業結構升級,那就可以對社會經濟發展引入全新升級生命力。”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副局長原磊告知《證券日報》新聞記者,在這樣的情況下,提升央地合作,集聚優勢網絡資源發展趨勢地理信息產業,無論是對于東北三省,還是對于全國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陳和午覺得,大力推廣戰略新興產業,是打造智能化現代產業體系、操控發展趨勢主導權、提高國際競爭力、完成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戰略新興產業都是搭建“第二增長曲線”、重構地區經濟發展新機遇的重要途徑。
消費界所刊載信息,來源于網絡,傳播內容僅以學習參考使用,并不代表本站觀點。本文所涉及的信息、數據和分析均來自公開渠道,如有任何不實之處、涉及版權問題,我們會及時處理,舉報投訴郵箱:Jubao_404@163.com,
本文地址: http://m.aaeedd.cn/news/812.html
消費界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來源于網絡,僅供免費學習參考使用,并不代表本媒體觀點。本文所涉及的信息、數據和分析均來自公開渠道,如有任何不實之處、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我們及時處理。本文僅供讀者參考,任何人不得將本文用于非法用途,由此產生的法律后果由使用者自負。
合作官方郵箱: hezuo@eeeck.com
投訴舉報郵箱:Jubao_404@163.com
招聘官方郵箱: rcrt@eeeck.com
關于我們
商務合作
免責聲明
網站地圖
未經書面授權不得復制或建立鏡像,違者必究。
Copyright © 2012 -2023 CONSUMER TIMES. All Rights Reserved.
深圳市贏銷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702005336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