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roid | iOS
下載APP
1重要提示
1.1本業績公告(年度報告摘要)摘自二零二二年度報告全文,投資者欲全面了解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本公司”)的經營成果、財務狀況及未來發展規劃,應仔細閱讀本公司二零二二年度報告全文。二零二二年度報告全文同時刊載于上海證券交易所網站(網址http://www.sse.com.cn)、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香港聯交所”)“披露易”網站(網址http://www.hkexnews.hk)及本公司網站(網址http://www.petrochina.com.cn)。
1.2本公司董事會、監事會及其全體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保證年度報告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完整性,不存在虛假記載、誤導性陳述或者重大遺漏,并承擔個別和連帶的法律責任。
1.3除副董事長兼非執行董事侯啟軍先生、執行董事焦方正先生、非執行董事謝軍先生、獨立非執行董事蔡金勇先生因工作原因未能出席外,其余董事會成員均出席了本公司第八屆董事會第二十次會議。
1.4本公司及其附屬公司(“本集團”)分別按中國企業會計準則及國際財務報告準則編制財務報告。本集團按中國企業會計準則及國際財務報告準則編制的二零二二年度財務報告已分別經普華永道中天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及羅兵咸永道會計師事務所進行審計并出具標準無保留意見的審計報告。
1.5公司簡介
本公司是于1999年11月5日在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現已變更為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有限公司,變更前后均簡稱“中國石油集團”)重組過程中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成立的股份有限公司。本集團是中國油氣行業占主導地位的最大的油氣生產和銷售商,是中國銷售收入最大的公司之一,也是世界最大的石油公司之一。本集團主要業務包括:原油及天然氣的勘探、開發、輸送、生產和銷售及新能源業務;原油及石油產品的煉制,基本及衍生化工產品、其他化工產品的生產和銷售及新材料業務;煉油產品和非油品的銷售以及貿易業務;天然氣的輸送及銷售。
本公司發行的美國存托股份(“存托股”)、H股及A股于2000年4月6日、2000年4月7日及2007年11月5日分別在紐約證券交易所(“紐交所”)、香港聯交所及上海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其中存托股已于美國東部時間2022年9月8日從紐交所退市。
1.6經統籌考慮經營業績、財務狀況、現金流量等情況,為回報股東,本公司第八屆董事會第二十次會議建議以本公司2022年12月31日的總股本183,020,977,818股為基數,向全體股東派發2022年末期股息每股人民幣0.22元(含適用稅項)的現金紅利,總派息額約人民幣402.65億元。擬派發的末期股息須經股東于2022年年度股東大會上審議通過。
2主要財務數據和股東變化
2.1按國際財務報告準則編制的主要財務數據
單位:人民幣百萬元
2.2按中國企業會計準則編制的主要財務數據
2.3股東數量和持股情況
于2022年12月31日,本公司的股東總數為571,170名,其中境內A股股東565,445名,境外H股記名股東5,725名。本公司最低公眾持股量已滿足《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證券上市規則》(“《香港上市規則》”)及《上海證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規則》的規定。
(1)此數不包括中國石油集團通過境外全資附屬公司FairyKingInvestmentsLimited間接持有的H股股份。
(2)香港中央結算(代理人)有限公司為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之全資附屬公司,以代理人身份代其他公司或個人股東持有本公司H股股份。
(3)中國石油集團通過境外全資附屬公司FairyKingInvestmentsLimited持有291,518,000股H股,占本公司股本總額的0.16%,該等股份包含在香港中央結算(代理人)有限公司持有的股份總數中。
(4)中國石油集團2018年公開發行可交換公司債券,標的股票為本公司部分A股股份,發行規模為200億元,期限為5年,中國石油集團將其持有的本公司3,820,000,000股標的股票劃轉至18中油EB專戶。于本公告日,中國石油集團已完成2018年可交換公司債券的摘牌,并已辦理完成上述可交換公司債券解除擔保及信托登記手續。上述股份辦理解除擔保及信托登記后,中國石油集團證券賬戶持有本公司150,923,565,570股A股股份,18中油EB專戶不再持有本公司股份。具體情況詳見本公司于2023年2月17日及2023年3月3日分別在上海證券交易所網站發布的公告(公告編號為:臨2023-003號、臨2023-004號)以及在香港聯交所網站發布的公告。
(5)香港中央結算有限公司為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之全資附屬公司,作為名義持有人持有香港聯交所投資者投資的上海證券交易所本公司A股股份。
上述股東回購專戶情況的說明:上述股東中,不存在回購專戶。
上述股東委托表決權、受托表決權、放棄表決權的說明:本公司未知上述股東存在委托表決權、受托表決權、放棄表決權的情況。
上述股東關聯關系或一致行動的說明:除香港中央結算(代理人)有限公司和香港中央結算有限公司均為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之全資附屬公司外,本公司未知上述其他前10名股東之間存在關聯關系或屬于《上市公司收購管理辦法》規定的一致行動人。
2.4根據香港《證券及期貨條例》披露主要股東持股情況
于2022年12月31日,據董事所知,除本公司董事、監事或高級管理人員以外,以下人士在本公司的股份或相關股份中擁有根據《證券及期貨條例》第XV部第2及第3分部須予披露的權益或淡倉:
(1)中國石油集團2018年公開發行可交換公司債券,標的股票為本公司部分A股股份,發行規模為200億元,期限為5年,中國石油集團將其持有的本公司3,820,000,000股標的股票劃轉至18中油EB專戶。于本公告日,中國石油集團已完成2018年可交換公司債券的摘牌,并已辦理完成上述可交換公司債券解除擔保及信托登記手續。上述股份辦理解除擔保及信托登記后,中國石油集團證券賬戶持有本公司150,923,565,570股A股股份,18中油EB專戶不再持有本公司股份。具體情況詳見本公司于2023年2月17日及2023年3月3日分別在上海證券交易所網站發布的公告(公告編號為:臨2023-003號、臨2023-004號)以及在香港聯交所網站發布的公告。
(2)中國石油集團通過境外全資附屬公司FairyKingInvestmentsLimited持有291,518,000股H股(好倉)。中國石油集團被視為擁有FairyKingInvestmentsLimited持有的H股。
(3)TheBankofNewYorkMellonCorporation通過若干附屬公司在本公司的H股中享有權益,其中1,048,671,125股H股(好倉)及614,821,000股H股(淡倉)以大股東所控制的法團的權益的身份持有,414,802,219股H股(可供借出的股份)以核準借出代理人的身份持有。
(4)BlackRock,Inc.通過若干附屬公司在本公司的H股中享有權益,1,521,228,729股H股(好倉)以大股東所控制的法團的權益的身份持有,包括其通過非上市衍生工具(以現金交收)而擁有的7,691,200股相關股份的權益。
于2022年12月31日,據董事所知,除上述所披露者之外,概無任何人士(本公司董事、監事及高級管理人員除外)于《證券及期貨條例》第336條規定存置的股份權益及淡倉登記冊上記錄權益。
2.5本公司與實際控制人之間的產權及控制關系
(a)此數包括中國石油集團通過境外全資附屬公司FairyKingInvestmentsLimited持有的291,518,000股H股。
2.6未到期債券相關情況
單位:人民幣億元
債券的付息兌付情況
在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本報告期內”),12中油02已按時足額完成付息兌付;19中油股MTN001及19中油股MTN002已按時足額完成付息并完成回售部分的足額兌付;12中油03、13中油02、16中油02、16中油04、16中油06、19中油股MTN003、19中油股MTN004、19中油股MTN005、20中油股MTN001及20中油股MTN002已按時足額完成付息。自本報告期末至本公告日,13中油02已按時足額完成付息兌付。
跟蹤評級情況
本報告期內,信用評級機構對本公司或債券作出的信用評級結果無調整。
反映發行人償債能力的指標
關于逾期債項的說明
□適用√不適用
3董事會報告
3.1經營情況討論與分析
2022年,世界經濟保持增長,但受地緣政治、通貨膨脹、貨幣政策等因素影響,增長速度有所下降;國際原油市場供需維持緊平衡狀態,國際原油價格保持高位震蕩。中國宏觀經濟克服各種超預期因素影響,持續恢復發展,全年國內生產總值(GDP)同比增長3.0%;成品油市場需求疲弱;天然氣市場消費量小幅下降。
本集團根據國際國內油氣市場變化,堅持高效勘探、效益開發,加大勘探開發力度,積極推動油氣增儲上產;堅持以市場為導向,深入推進煉化轉型升級,穩步發展化工新材料業務,持續優化產品結構;大力加強市場營銷,全力保障市場供應;堅持綠色低碳轉型,推進油氣和新能源融合發展,著力打造“油氣熱電氫”綜合能源公司,風光發電、地熱等新能源業務穩步拓展;堅持低成本發展,主要成本費用指標得到有效控制。2022年,本集團實現營業收入人民幣32,391.67億元,比上年同期的人民幣26,143.49億元增長23.9%,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人民幣1,493.80億元,比上年同期的人民幣921.70億元增長62.1%;資產負債結構進一步優化,財務狀況持續穩健;現金流狀況良好,自由現金流比上年同期增長88.4%。
3.1.1市場回顧
(1)原油市場
2022年,受全球經濟增速逐步趨緩、俄烏沖突引發的地緣政治危機及歐美主要經濟體加息等因素綜合影響,石油需求增速緩慢,原油價格在年中上漲至本年高位后于下半年震蕩回落。2022年布倫特原油現貨平均價格為101.32美元/桶,同比上升42.9%;美國西得克薩斯中質原油現貨平均價格為94.54美元/桶,同比上升38.8%。
據國家發展與改革委員會(“國家發改委”)資料顯示,2022年國內原油產量20,467萬噸,同比增長2.9%。
(2)成品油市場
2022年,國內宏觀經濟承壓前行,成品油需求疲弱觸底,供應保持穩定。
據國家發改委資料顯示,2022年成品油表觀消費量3.45億噸,同比增長0.9%,其中,汽油同比下降4.6%,柴油同比增長11.8%,航空煤油同比下降32.4%。國內成品油價格走勢與國際市場油價變化趨勢基本保持一致,國家23次調整國內汽、柴油價格,汽、柴油標準品價格累計分別上調人民幣550元/噸和530元/噸。
(3)化工市場
2022年,國內化工市場需求增速下滑,化工市場價格寬幅波動,部分產品出現分化,烯烴及下游合成樹脂、合成橡膠價格小幅下跌,芳烴價格小幅上漲;國內化工成本高企,毛利空間收窄,行業開工率同比下降。
(4)天然氣市場
2022年,地緣政治危機導致全球天然氣市場格局發生劇變,疊加經濟疲軟等因素影響,全球天然氣市場消費下降,供需呈區域結構性緊張形勢,天然氣價格保持在較高位置運行。國內天然氣消費量出現負增長,但城市燃氣消費量持續保持增長。
據國家發改委等部門資料顯示,2022年國內天然氣產量2,178億立方米,同比增長6.4%;天然氣進口量10,925萬噸,同比下降9.9%;表觀消費量3,663億立方米,同比下降1.7%。
3.1.2業務回顧
(1)油氣和新能源業務
國內油氣業務
2022年,本集團國內油氣業務加強整體研究和頂層設計,圍繞新區新領域強化風險勘探,抓好重點增儲領域和戰略接替領域集中勘探、精細勘探,在塔里木、準噶爾、四川、渤海灣等盆地取得一批重大突破和重要發現,形成一批油氣規模儲量區;大力加強老區穩產,優化新區產能建設布局,油氣產量持續增長。2022年,國內業務實現原油產量767.4百萬桶,比上年同期增長1.9%;可銷售天然氣產量4,471.3十億立方英尺,比上年同期增長5.9%;油氣當量產量1,512.6百萬桶,比上年同期增長3.8%。
海外油氣業務
2022年,本集團海外油氣業務堅持高質量發展,在尼日爾和乍得等項目取得勘探新成果;加強開發方案全周期管理,推動重點產能項目投產;加強新項目獲取和現有項目合資合作,完成魯邁拉項目重組交割、阿克糾賓項目合同延期。2022年,海外業務實現原油產量138.8百萬桶,比上年同期增長3.3%;可銷售天然氣產量203.7十億立方英尺,比上年同期增長3.0%;油氣當量產量172.8百萬桶,比上年同期增長3.2%,占本集團油氣當量產量10.3%。
2022年,本集團原油產量906.2百萬桶,比上年同期增長2.1%;可銷售天然氣產量4,675.0十億立方英尺,比上年同期增長5.8%,油氣當量產量1,685.4百萬桶,比上年同期增長3.7%。截至本報告期末,本集團擁有石油和天然氣(含煤層氣)探礦權、采礦權總面積240.7百萬英畝,其中探礦權面積203.0百萬英畝,采礦權面積37.7百萬英畝;正在鉆探的凈井數為441口。本報告期內完成的多層完井數為7,282口。
油氣業務主要數據
注:原油按1噸=7.389桶,天然氣按1立方米=35.315立方英尺換算
新能源業務
新能源業務發展全面提速,重點項目建設加快推進,生產用能清潔替代和對外清潔供能市場開拓成效明顯。積極獲取清潔電力并網指標,大力發展風力、光伏發電、地熱供暖以及碳捕集、利用和封存(“CCUS”)業務,首個風光儲一體化開發項目——大慶油田葡二聯小型分布式電源集群應用示范一期工程并網發電,累計建成風光發電裝機規模超過140萬千瓦,累計地熱供暖面積達到2,500萬平方米,新能源開發利用能力達到800萬噸標煤/年。
(2)煉油化工和新材料業務
2022年,本集團煉油化工和新材料業務把握行業發展和市場需求變化,持續推進轉型升級,及時優化生產裝置負荷和產品結構,堅持減油增化、減油增特,大力開發化工新產品新材料;健全產銷研用一體化技術服務體系,發揮“中油e化”平臺作用,加強化工產品市場營銷。2022年,本集團加工原油1,212.7百萬桶,比上年同期下降1.0%,其中加工本集團油氣業務生產的原油688.7百萬桶,占比56.8%,產生了良好的協同效應;生產成品油10,535.4萬噸,比上年同期下降3.1%;化工產品商品量3,156.8萬噸,比上年同期增長2.5%,乙烯、合成樹脂、尿素產量分別比上年同期增長10.5%、6.6%、5.2%,化工新材料產量85.5萬噸,比上年同期增長56.3%。
廣東石化煉化一體化、吉林石化揭陽ABS等項目全面建成,吉林石化煉油化工轉型升級等重點項目開工建設。
煉油化工和新材料業務主要數據
注:原油按1噸=7.389桶換算
(3)銷售業務
國內業務
2022年,本集團銷售業務積極應對市場消費量下降等不利形勢,優化資源調配和庫存管理,確保煉油業務生產后路暢通,保障產業鏈總體穩定;抓住國內成品油市場秩序不斷規范的有利時機,堅持批發零售一體、成品油和非油產品互相促進、線上線下融合等策略,努力提高市場份額;適應能源消費新趨勢,積極推進加油站、加氣站、充換電站、光伏站和綜合能源服務站等銷售網絡建設;探索“油品+商品+服務”營銷模式,努力擴大非油業務銷售規模。
國際貿易業務
2022年,本集團國際貿易業務積極拓展海外份額油氣銷售渠道,統籌抓好成品油和化工產品出口,采取多種措施確保產業鏈順暢運行,努力實現集團整體效益最大化。
2022年,本集團共銷售汽油、煤油、柴油15,064.9萬噸,比上年同期下降7.8%,其中國內銷售汽油、煤油、柴油10,516.4萬噸,比上年同期下降6.5%。
銷售業務主要數據
(4)天然氣銷售業務
2022年,本集團天然氣銷售業務克服進口天然氣成本上漲、國內消費量下降的不利形勢,持續優化進口氣規模和結構,按效益原則優化市場結構和銷售流向,加大終端市場開拓力度;不斷優化營銷策略,提升專業化營銷能力,積極開展線上交易,努力提升銷售效益。
2022年,本集團銷售天然氣2,602.84億立方米,比上年同期下降5.0%,其中國內銷售天然氣2,070.96億立方米,比上年同期增長6.4%。
3.1.3經營業績回顧
以下討論與分析應與本集團年度報告及其他章節所列之本集團經審計的財務報表及其附注同時閱讀,涉及的財務數據摘自本集團按國際財務報告準則編制并經過審計的財務報表。
(1)合并經營業績
2022年,本集團實現營業收入人民幣32,391.67億元,比上年同期的人民幣26,143.49億元增長23.9%;實現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人民幣1,493.80億元,比上年同期的人民幣921.70億元增長62.1%;實現每股基本收益人民幣0.82元,比上年同期的人民幣0.50元增加人民幣0.32元。
營業收入2022年本集團營業收入為人民幣32,391.67億元,比上年同期的人民幣26,143.49億元增長23.9%,主要由于本集團大部分油氣產品價格上漲。下表列示了本集團2022年及2021年主要產品對外銷售數量、平均實現價格以及各自的變化率:
(a)原油為本集團全部外銷原油。
(b)天然氣為本集團全部外銷天然氣,平均實現價格漲幅較大主要是由于海外轉口貿易價格大幅上漲,國內天然氣平均實現價格比上年同期上漲27.6%。
經營支出2022年本集團經營支出為人民幣30,225.07億元,比上年同期的人民幣24,531.96億元增長23.2%。其中:
采購、服務及其他2022年本集團采購、服務及其他為人民幣22,130.80億元,比上年同期的人民幣17,700.19億元增長25.0%,主要由于本集團油氣產品采購支出及貿易支出增加。
員工費用2022年本集團員工費用(包括員工以及各類市場化臨時性、季節性用工的工資、社會保險、住房公積金、培訓費等附加費)為人民幣1,630.73億元,比上年同期的人民幣1,548.35億元增長5.3%,主要由于員工薪酬隨企業效益聯動變化。
勘探費用2022年本集團勘探費用為人民幣270.74億元,比上年同期的人民幣242.48億元增長11.7%,主要由于隨著油氣價格上漲,本集團加大勘探開發力度,積極推動油氣增儲上產。
折舊、折耗及攤銷2022年本集團折舊、折耗及攤銷為人民幣2,380.36億元,比上年同期的人民幣2,312.69億元增長2.9%,主要由于長期資產增加、計提減值準備及油氣資源儲量結構變化等綜合影響。
銷售、一般性和管理費用2022年本集團銷售、一般性和管理費用為人民幣595.29億元,比上年同期的人民幣578.02億元增長3.0%,主要由于信用減值損失增加,以及收入增加和計提標準提高影響安全生產費用增加。
除所得稅外的其他稅賦2022年本集團除所得稅外的其他稅賦為人民幣2,780.55億元,比上年同期的人民幣2,280.03億元增長22.0%,其中:消費稅為人民幣1,591.32億元,比上年同期的人民幣1,616.23億元下降1.5%;資源稅為人民幣329.91億元,比上年同期的人民幣237.23億元增長39.1%;石油特別收益金為人民幣437.68億元,比上年同期的人民幣46.55億元增加人民幣391.13億元。
其他(費用)/收入凈值2022年本集團其他費用凈值為人民幣436.60億元,上年同期其他收入凈值為人民幣129.80億元,主要由于2021年本公司附屬公司昆侖能源有限公司(“昆侖能源”)管道資產交易收益等影響。
經營利潤2022年本集團經營利潤為人民幣2,166.60億元,比上年同期的人民幣1,611.53億元增長34.4%。
外匯凈(損失)/收益2022年本集團外匯凈損失為人民幣18.18億元,上年同期外匯凈收益為人民幣5.38億元,主要由于美元兌人民幣匯率變動影響。
利息凈支出2022年本集團利息凈支出為人民幣168.16億元,與上年同期的人民幣167.55億元基本持平。
稅前利潤2022年本集團稅前利潤為人民幣2,132.77億元,比上年同期的人民幣1,582.03億元增長34.8%。
所得稅費用2022年本集團所得稅費用為人民幣492.95億元,比上年同期的人民幣435.07億元增長13.3%,主要由于稅前利潤增加。
本年利潤2022年本集團凈利潤為人民幣1,639.82億元,比上年同期的人民幣1,146.96億元增長43.0%。
歸屬于非控制性權益的本年利潤2022年本集團歸屬于非控制性權益的凈利潤為人民幣146.02億元,比上年同期的人民幣225.26億元下降35.2%,主要由于2021年昆侖能源管道資產交易收益影響。
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本年利潤2022年本集團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人民幣1,493.80億元,比上年同期的人民幣921.70億元增長62.1%。
(2)分部業績
油氣和新能源
營業收入2022年,油氣和新能源分部實現營業收入人民幣9,292.79億元,比上年同期的人民幣6,883.34億元增長35.0%,主要由于原油、天然氣等油氣產品銷售量價齊增。
2022年本集團平均實現原油價格為92.12美元/桶,比上年同期的65.58美元/桶增長40.5%。
經營支出2022年,油氣和新能源分部經營支出為人民幣7,635.31億元,比上年同期的人民幣6,198.82億元增長23.2%,主要由于采購及稅費支出增加。
2022年本集團單位油氣操作成本為12.42美元/桶,與上年同期的12.30美元/桶基本持平。
經營利潤2022年,油氣和新能源分部國內業務抓住國際油價上漲的有利時機,加強效益勘探開發,積極推進增儲上產,持續深入開展提質增效工作,加強對標分析,嚴格控制投資和成本費用;海外業務聚焦資產結構優化,積極獲取優質新項目,有效推動低效、無效資產處置,將資源向具有競爭優勢的區域集中,不斷提高海外業務創效能力。實現經營利潤人民幣1,657.48億元,比上年同期的人民幣684.52億元增加人民幣972.96億元。
煉油化工和新材料
營業收入2022年,煉油化工和新材料分部實現營業收入人民幣11,645.96億元,比上年同期的人民幣9,749.72億元增長19.4%,主要由于煉化產品價格上升以及柴油等部分產品銷售量增加。其中:煉油業務營業收入為人民幣9,067.82億元,比上年同期的人民幣7,360.04億元增長23.2%;化工業務營業收入為人民幣2,578.14億元,比上年同期的人民幣2,389.68億元增長7.9%。
經營支出2022年,煉油化工和新材料分部經營支出為人民幣11,240.26億元,比上年同期的人民幣9,252.32億元增長21.5%,主要由于原油、原料油采購支出增加。
2022年本集團煉油單位現金加工成本為人民幣215.37元/噸,比上年同期增長2.7%,主要由于燃料、動力價格上漲。
經營利潤2022年,煉油化工和新材料分部強化裝置平穩運行和產銷協同,堅持以市場為導向,按照產業鏈效益最大化原則不斷優化產品結構,全過程、全要素挖掘生產環節降本增效潛力。實現經營利潤人民幣405.70億元,比上年同期的人民幣497.40億元下降18.4%。其中煉油業務實現經營利潤人民幣411.68億元,比上年同期的人民幣377.30億元增長9.1%,主要由于煉油業務毛利增加;化工業務經營虧損人民幣5.98億元,比上年同期的經營利潤人民幣120.10億元減利人民幣126.08億元,主要由于隨著油價上漲,原材料成本增加。
銷售
營業收入2022年,銷售分部實現營業收入人民幣27,718.94億元,比上年同期的人民幣21,700.62億元增長27.7%,主要由于成品油價格上升及國際貿易收入增加。
經營支出2022年,銷售分部經營支出為人民幣27,575.20億元,比上年同期的人民幣21,567.85億元增長27.9%,主要由于外購成品油及貿易支出增加。
經營利潤2022年,銷售分部國內業務努力優化營銷策略,創新營銷模式,努力提升銷量、市場占有率和價格到位率,科學做好資源配置,合理安排銷售流向,努力控制營銷成本;國際貿易業務及時研判市場變化,搶抓市場機遇,大力實施全球一體化市場運作,積極推動開源增效。實現經營利潤人民幣143.74億元,比上年同期的人民幣132.77億元增長8.3%。
天然氣銷售
營業收入2022年,天然氣銷售分部實現營業收入人民幣5,192.11億元,比上年同期的人民幣4,170.22億元增長24.5%,主要由于天然氣銷售量價齊增。
經營支出2022年,天然氣銷售分部經營支出為人民幣5,062.54億元,比上年同期的人民幣3,730.57億元增長35.7%,主要由于隨著國際市場天然氣價格上漲,本集團天然氣采購支出增加。
經營利潤2022年,天然氣銷售分部積極優化資源池結構,努力控制采購成本,全力保障市場對清潔低碳能源需求;突出專業化營銷,加強精益管理,拓展多元化銷售渠道,積極開發高效市場和高端客戶。實現經營利潤人民幣129.57億元,剔除昆侖能源管道資產交易對上年同期經營利潤的影響后,比上年同期減少人民幣126.88億元,主要由于進口天然氣成本上漲。
2022年本集團海外業務(a)實現營業收入人民幣13,502.61億元,占本集團總營業收入的41.7%;實現稅前利潤人民幣355.27億元,占本集團稅前利潤的16.7%。本集團海外業務保持穩健發展,國際化運營水平持續提升。
(a)海外業務不構成本集團獨立的經營分部,海外業務的各項財務數據已包含在前述各相關經營分部財務數據中。
(3)資產、負債及權益情況
下表列示本集團合并資產負債表中主要項目:
總資產人民幣26,734.85億元,比2021年末的人民幣25,022.62億元增長6.8%。其中:
流動資產人民幣6,138.67億元,比2021年末的人民幣4,808.38億元增長27.7%,主要由于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存貨、應收賬款增加。
非流動資產人民幣20,596.18億元,比2021年末的人民幣20,214.24億元增長1.9%,主要由于物業、廠房及機器設備增加。
總負債人民幣11,356.32億元,比2021年末的人民幣10,933.93億元增長3.9%。其中:
流動負債人民幣6,242.63億元,比2021年末的人民幣5,181.58億元增長20.5%,主要由于應付賬款及短期借款增加。
非流動負債人民幣5,113.69億元,比2021年末的人民幣5,752.35億元下降11.1%,主要由于本集團優化債務結構,長期借款減少。
母公司股東權益總額人民幣13,693.27億元,比2021年末的人民幣12,635.61億元增長8.4%,主要由于留存收益增加。
(4)現金流量情況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本集團的主要資金來源是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以及短期和長期借款等。本集團的資金主要用于經營活動、資本性支出、償還短期和長期借款以及向本公司股東分配股利。
下表列出了本集團2022年和2021年的現金流量以及各個年末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
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凈額
2022年本集團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凈額為人民幣3,937.68億元,比上年同期的人民幣3,414.69億元增長15.3%,主要由于本報告期利潤增加以及營運資金變動等綜合影響。2022年12月31日本集團擁有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為人民幣1,911.90億元。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的貨幣單位主要是人民幣和美元(人民幣約占55.1%,美元約占43.3%,港幣約占1.0%,其他約占0.6%)。
投資活動使用的現金凈額
2022年本集團投資活動使用的現金凈額為人民幣2,329.71億元,比上年同期的人民幣2,130.32億元增長9.4%,主要是由于2021年昆侖能源管道資產交易收到的現金減少了2021年投資活動現金凈流出。
融資活動使用的現金凈額
2022年本集團融資活動使用的現金凈額為人民幣1,137.13億元,比上年同期的人民幣1,079.71億元增長5.3%,主要是由于本集團優化債務結構,償還長短期借款增加。
下表列出了本集團于2022年12月31日和2021年12月31日的債務凈額:
下表依據財務狀況表日剩余合同的最早到期日列示了債務的到期期限分析,列示的金額為未經折現的合同現金流量,包括債務本金和利息:
本集團于2022年12月31日的債務總額中約有34.9%為固定利率貸款,65.1%為浮動利率貸款。2022年12月31日的債務中,人民幣債務約占67.7%,美元債務約占30.2%,其他幣種債務約占2.1%。
本集團于2022年12月31日資本負債率(資本負債率=有息債務/(有息債務+權益總額),有息債務包括各種長短期債務)為17.4%(2021年12月31日:19.5%)。
(5)資本性支出
2022年,本集團繼續堅持嚴謹投資、精準投資、效益投資理念,持續優化投資管理,加大油氣勘探開發、煉化轉型升級、綠色低碳轉型等重點領域投資力度,推動核心業務穩健發展。全年資本性支出為人民幣2,743.07億元,比上年同期的人民幣2,511.78億元增長9.2%。下表列出了2022年和2021年本集團資本性支出情況以及2023年各業務分部的資本性支出預測值。
2022年油氣和新能源分部資本性支出為人民幣2,215.92億元,主要用于:國內塔里木、四川、鄂爾多斯、準噶爾、松遼、渤海灣等重點盆地的規模效益勘探開發,加大頁巖氣、頁巖油等非常規資源開發力度,推進清潔電力、CCUS等新能源工程;海外積極應對形勢變化,聚焦重點區塊深化規模效益勘探,加強中東、中亞、美洲等重點項目產能建設,持續優化業務布局和資產結構。
預計2023年油氣和新能源分部的資本性支出為人民幣1,955.00億元,主要是繼續加強國內松遼、鄂爾多斯、準噶爾、塔里木、四川、渤海灣等重點盆地的規模效益勘探開發,加大頁巖氣、頁巖油等非常規資源開發力度,推進清潔電力、CCUS、氫能示范等新能源工程;海外提高業務發展集中度,推動高效發展,在做好中東、中亞、美洲、亞太等合作區現有項目的經營同時,加大優質項目獲取力度,持續優化資產結構、業務結構和區域布局。
2022年煉油化工和新材料分部的資本性支出為人民幣417.71億元,主要用于廣東石化煉化一體化項目、吉林石化ABS項目等轉型升級項目,以及新材料新技術研發項目。
預計2023年煉油化工和新材料分部的資本性支出為人民幣340.00億元,主要用于新建吉林石化和廣西石化乙烯等大型煉油化工項目,廣東石化煉化一體化項目收尾,以及減油增化和新材料新技術等轉型升級項目。
2022年銷售分部的資本性支出為人民幣50.69億元,主要用于國內加油加氣站終端銷售網絡建設,拓展加氫站等新能源項目,以及海外油氣儲運和銷售設施建設等。
預計2023年銷售分部的資本性支出為人民幣70.00億元,主要用于國內油氣氫電非綜合能源站建設,優化終端網絡布局,以及海外油氣儲運和銷售設施建設等。
2022年天然氣銷售分部的資本性支出為人民幣49.36億元,主要用于天然氣支線建設,城市燃氣終端市場開拓項目等。
預計2023年天然氣銷售分部的資本性支出為人民幣60.00億元,主要用于福建液化天然氣(“LNG”)接收站、天然氣支線建設,城市燃氣終端市場開拓項目等。
總部及其他
2022年總部及其他的資本性支出為人民幣9.39億元,主要用于科研設施完善及信息系統的建設。
預計2023年總部及其他的資本性支出為人民幣10.00億元,主要用于科研設施完善及信息系統的建設。
3.1.4未來展望
2023年,預計世界經濟將繼續保持緩慢增長,各種不穩定不確定因素依然較多;國際原油價格震蕩幅度可能加大。隨著宏觀經濟穩增長效果不斷顯現,中國經濟增速將總體回升;國內成品油市場需求復蘇,競爭依然激烈。面對各種機遇和挑戰,本集團將堅持新發展理念,積極融入新發展格局,落實高質量發展要求,大力實施創新、資源、市場、國際化、綠色低碳五大發展戰略,著力發展主營業務,強化企業管理、改革創新、提質增效、綠色轉型、數字化轉型和風險防范,努力為股東創造價值。
在油氣和新能源業務方面,本集團國內油氣業務將持續推進高效勘探,圍繞海相碳酸鹽巖、巖性地層、火山巖、沖斷構造帶、新區新領域、頁巖油氣等六大領域強化風險勘探和甩開預探,組織好油氣規模儲量區集中勘探,努力增加油氣儲量。精準做好油氣開發,控制老區遞減,提高老油田采收率,突出抓好新區建產,努力提升油氣產量。國際油氣業務將堅持高效勘探,擴大新區新帶發現規模,抓好成熟探區精細勘探,保持儲量發現良好勢頭;強化精細開發,加快重點產能和工程項目建設;加大優質新項目獲取力度,推進低效無效資產處置,持續優化海外油氣資產結構、業務結構和區域布局。新能源業務將全面實施碳達峰行動方案,持續優化海上風電、CCS/CCUS、氣電等發展規劃,加快推進新能源基地建設,全力參與“沙戈荒”大基地和深遠海風電大基地項目建設,加強綠電、地熱、氫能等項目布局實施。2023年,本集團計劃原油產量為912.9百萬桶,可銷售天然氣產量為4,888.9十億立方英尺,油氣當量合計為1,727.7百萬桶。
在煉油化工和新材料業務方面,本集團將推進區域資源優化配置,充分發揮特色原油資源與煉廠裝置優勢,優化生產路線及產品方案,加大低硫船用燃料油、石蠟、潤滑油、瀝青等特色產品生產力度。優化乙烯原料供應,保持乙烯、芳烴裝置高負荷運行,努力增產高附加值化工產品。堅持“基礎+高端”發展思路,推動吉林石化、廣西石化乙烯項目建設。大力發展新材料業務,加快遼陽石化、大慶石化相關新產品研發。積極拓展化工產品銷售渠道,充分發揮“中油e化”平臺功能,深入推進“產品經理+客戶經理”專業營銷模式,進一步提升化工產品銷量和效益。2023年,本集團計劃原油加工量為1,293.1百萬桶。
在銷售業務方面,本集團將積極保障上游生產后路暢通;全力加大市場營銷,持續加強市場研究,構建批發、零售一體化營銷體系,加大集團客戶、中小微等終端客戶開發力度,針對不同區域、不同行業、不同時段、不同油品制定差異化營銷策略,精準把控銷售節奏,穩步提升市場份額和銷售效益。深化全流程優化,提高加油站現場服務,不斷改善客戶體驗,提升品牌美譽度和影響力,提高純槍銷售量。調整優化投資方向,優化加油加氣站、綜合能源服務站、充換電站、光伏站等終端網絡建設。繼續大力發展非油品銷售業務,提升門店營銷能力,加快電子商務平臺建設,努力增收創效。健全國際貿易體系,努力做大貿易規模,建設貿易資源池,增強運營靈活性、穩定性,助力油氣產業鏈降本增效。
在天然氣銷售業務方面,本集團將充分利用國內外兩種資源,深化需求側動態分析管理,科學合理簽訂購銷合同,嚴格執行銷售計劃,高效保障市場供應。堅持增量資源優先向高效市場、高端用戶傾斜,加強與相關企業戰略合作,加快城市燃氣市場開發,努力提升終端市場銷售比例。精細化差異化制定營銷策略,嚴格執行國家價格政策,不斷擴大線上交易規模,推廣現貨代采模式,持續提升營銷質量和效益。有序推進天然氣銷售支線和LNG接收站建設,不斷增強市場供應服務能力。
3.2其他財務信息
(1)按中國企業會計準則編制的財務數據
變動原因分析參見3.1.3中(3)部分內容。
(2)按中國企業會計準則分行業情況表
(a)毛利率=主營業務利潤/主營業務收入。
(b)總部及其他主營業務成本增幅較大主要是由于本集團加大了科研投入。
(3)按中國企業會計準則主要子公司、參股公司情況
3.32022年度末期股息分配安排
經統籌考慮公司經營業績、財務狀況、現金流量等情況,為回報股東,董事會建議向全體股東派發2022年末期股息每股人民幣0.22元(含適用稅項)的現金紅利,總派息額約人民幣402.65億元。擬派發的末期股息須經股東于2022年年度股東大會上審議通過。H股末期股息將派發予2023年6月27日收市后登記在本公司股東名冊的全體H股股東。本公司將于2023年6月22日至2023年6月27日(包括首尾兩天)暫停辦理H股股份過戶登記手續。若要取得末期股息資格,H股股東必須將所有股票過戶文件連同有關股票于2023年6月21日下午4時30分或之前送達香港證券登記有限公司,香港灣仔皇后大道東183號合和中心1712-1716號鋪。截至2023年6月27日下午上海證券交易所收市后,在中國證券登記結算有限責任公司(“中國結算”)登記在冊的本公司全體A股股東可獲得本次派發的股息。A股及H股2022年度末期股息將分別于2023?6月28日及2023年7月28日左右支付。
根據《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章程》及相關法律、法規規定,本公司以人民幣向股東宣布股息。A股的股息以人民幣支付,對于香港聯交所投資者投資的上海證券交易所本公司A股股票,本公司將通過中國結算按股票名義持有人賬戶以人民幣派發股息。除上海證券交易所投資者及深圳證券交易所投資者投資的香港聯交所本公司H股股票(“港股通H股”)外,本公司H股股息以港幣支付,適用的匯率為2022年年度股東大會宣派股息日前一星期中國人民銀行公布的人民幣兌港幣中間價的平均值;港股通H股股息將以人民幣支付,本公司將根據與中國結算簽訂的《港股通H股股票現金紅利派發協議》,由中國結算作為港股通H股投資者名義持有人接收本公司派發的港股通H股股息,并由中國結算協助將港股通H股股息發放給港股通H股投資者。
對于持有本公司A股股份的個人股東和證券投資基金,根據《關于實施上市公司股息紅利差別化個人所得稅政策有關問題的通知》(財稅〔2012〕85號)以及《關于上市公司股息紅利差別化個人所得稅政策有關問題的通知》(財稅〔2015〕101號)的有關規定,本公司派發股息紅利時,其持股期限超過1年的,暫免征收個人所得稅;其持股期限在1年以內(含1年)的,暫不扣繳個人所得稅。持有本公司A股股份的個人股東和證券投資基金在股權登記日后轉讓股票時,中國結算上海分公司將根據其持股期限計算實際應納稅額,由證券公司等股份托管機構從其個人資金賬戶中扣收并劃付中國結算上海分公司。具體實際稅負為:股東持股期限(指從公開發行和轉讓市場取得本公司股票之日至轉讓交割該股票之日前一日的持續時間)在1個月以內(含1個月)的,其股息紅利所得全額計入應納稅所得額,實際稅負為20%;持股期限在1個月以上至1年(含1年)的,其股息紅利所得暫減按50%計入應納稅所得額,實際稅負為10%;持股期限超過1年的,其股息紅利所得暫免征收個人所得稅。
對于持有本公司A股股份的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QFII)股東,根據國家稅務總局于2009年1月23日頒布的《關于中國居民企業向QFII支付股息、紅利、利息代扣代繳企業所得稅有關問題的通知》(國稅函〔2009〕47號)(“《國稅函〔2009〕47號通知》”)的有關規定,由本公司按照10%的稅率代扣代繳企業所得稅;如相關股東認為其取得的股息收入需要享受任何稅收協定(安排)待遇的,股東可按照《國稅函〔2009〕47號通知》的規定在取得股息后自行向主管稅務機關提出申請。
根據自2008年1月1日起施行并于2017年2月24日及2018年12月29日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及其實施條例,本公司向名列于H股股東名冊上的非居民企業股東派發股息時,有義務代扣代繳企業所得稅,稅率為10%。任何以非個人股東名義,包括以香港中央結算(代理人)有限公司、其他代理人或受托人、其他組織及團體名義登記的股份皆被視為非居民企業股東所持的股份,因此,其應得股息將被扣除企業所得稅。如H股股東需要更改股東身份,請向代理人或信托機構查詢相關手續。本公司將嚴格依法或根據政府相關部門的要求,并依照截至2023年6月27日的本公司H股股東名冊代扣代繳企業所得稅。
根據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國稅發〔1993〕045號文件廢止后有關個人所得稅征管問題的通知》(國稅函〔2011〕348號)規定,對于H股個人股東,應由本公司代扣代繳股息個人所得稅;同時H股個人股東可根據其居民身份所屬國家與中國簽署的稅收協議及內地和香港(澳門)間稅收安排的規定,享受相關稅收優惠。本公司將按10%稅率代為扣繳H股個人股東為香港、澳門居民以及其他與中國協議股息稅率為10%的國家居民的個人所得稅。如果H股個人股東為與中國協議股息稅率低于10%的國家居民,本公司將按照國家稅務總局《關于發布〈非居民納稅人享受協定待遇管理辦法〉的公告》(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9年第35號)代為辦理享受有關協議優惠待遇申請。如果H股個人股東為與中國協議股息稅率高于10%但低于20%的國家居民,本公司將按協議的實際稅率扣繳個人所得稅。如果H股個人股東為與中國并無達成任何稅收協議的國家居民或與中國協議股息稅率為20%的國家居民或屬其他情況,本公司將按20%稅率扣繳個人所得稅。
本公司將以2023年6月27日本公司股東名冊上所記錄的登記地址(“登記地址”)為基準來認定H股個人股東的居民身份,并據此代扣代繳個人所得稅。如果H股個人股東的居民身份與登記地址不一致,H股個人股東須于2023年6月21日下午4時30分或之前通知本公司的H股股份過戶登記處并提供相關證明文件,聯系方式如下:香港證券登記有限公司,香港灣仔皇后大道東183號合和中心1712-1716號鋪。對于H股個人股東在上述期限前未能向本公司的H股股份過戶登記處提供相關證明文件的,本公司將根據2023年6月27日所記錄的登記地址來認定H股個人股東的居民身份。
對于任何因股東身份未能及時確定或確定不準而提出的任何要求或對代扣代繳安排的爭議,本公司將不承擔責任,亦不會予以受理。
根據2014年11月17日起施行的《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證監會關于滬港股票市場交易互聯互通機制試點有關稅收政策的通知》(財稅〔2014〕81號)以及2016年12月5日起施行的《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證監會關于深港股票市場交易互聯互通機制試點有關稅收政策的通知》(財稅〔2016〕127號),對于內地個人投資者通過滬港通、深港通投資香港聯交所上市的本公司H股取得的股息紅利,本公司將根據中國結算提供的內地個人投資者名冊按照20%的稅率代扣個人所得稅。個人投資者在國外已繳納的預提稅,可持有效扣稅憑證到中國結算的主管稅務機關申請稅收抵免。本公司對內地證券投資基金通過滬港通、深港通投資香港聯交所上市的本公司H股股票取得的股息紅利所得,比照個人投資者征稅。本公司對內地企業投資者不代扣股息紅利所得稅款,應納稅款由內地企業自行申報繳納。
對于香港聯交所投資者(包括企業和個人)投資上海證券交易所本公司A股取得的股息紅利,本公司按照10%的稅率代扣所得稅,并向主管稅務機關辦理扣繳申報。對于香港投資者中屬于其他國家稅收居民且其所在國與中國簽訂的稅收協定規定股息紅利所得稅率低于10%的,企業或個人可以自行或委托代扣代繳義務人,向本公司主管稅務機關提出享受稅收協定待遇的申請,主管稅務機關審核后,按已征稅款和根據稅收協定稅率計算的應納稅款的差額予以退稅。
4重要事項
4.1美國存托股退市
2022年8月12日,經本公司董事會批準,本公司通知紐交所,將根據一九三四年美國證券交易法(經修訂)(“證券交易法”)等相關規定,申請自愿將本公司存托股從紐交所退市,并根據后續實際情況,在本公司滿足證券交易法相關規定的前提下,申請注銷該等存托股和對應H股在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的注冊。美國東部時間2022年9月8日,本公司存托股正式從紐交所退市。具體情況詳見本公司于2022年8月12日分別在上海證券交易所網站發布的公告(公告編號為:臨2022-028號)以及在香港聯交所網站發布的公告。
該事項不影響本集團業務的連續性及管理層的穩定性。
4.2中國加大增值稅期末留抵退稅政策實施力度
2022年3月21日、2022年4月17日、2022年5月17日、2022年6月7日,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先后發布《關于進一步加大增值稅期末留抵退稅政策實施力度的公告》(財政部稅務總局公告2022年第14號)、《關于進一步加快增值稅期末留抵退稅政策實施進度的公告》(財政部稅務總局公告2022年第17號)、《關于進一步持續加快增值稅期末留抵退稅政策實施進度的公告》(財政部稅務總局公告2022年第19號)、《關于擴大全額退還增值稅留抵稅額政策行業范圍的公告》(財政部稅務總局公告2022年第21號),加大增值稅留抵稅政策實施力度,明確從增量留抵退稅擴大到符合條件的小微企業和制造業等幾大行業中大型企業可享受一次性退還存量留抵退稅,擴大了制造業等行業留抵退稅政策的適用范圍,并加快了留抵退稅政策實施進度。
該事項不影響本集團業務的連續性及管理層的穩定性,有利于本集團持續健康發展和經營成果持續向好。
4.3中國財政部、應急管理部修訂印發《企業安全生產費用提取和使用管理辦法》
2022年11月21日,財政部、應急管理部修訂印發《企業安全生產費用提取和使用管理辦法》(財資〔2022〕136號),規定陸上采油(氣)、海上采油(氣)企業依據當月開采的石油、天然氣產量,于月末提取企業安全生產費用,其中每噸原油20元,每千立方米原氣7.5元。危險品生產與儲存企業以上一年度營業收入為依據,采取超額累退方式確定本年度應計提金額,并逐月平均提取,具體如下:(一)上一年度營業收入不超過1000萬元的,按照4.5%提取;(二)上一年度營業收入超過1000萬元至1億元的部分,按照2.25%提取;(三)上一年度營業收入超過1億元至10億元的部分,按照0.55%提取;(四)上一年度營業收入超過10億元的部分,按照0.2%提取。
該事項不影響本集團業務的連續性及管理層的穩定性,有利于本集團持續健康發展。
5財務報告
5.1與最近一期年度報告相比,會計政策、會計估計和核算方法發生變化的具體說明
√適用□不適用
5.1.1中國企業會計準則變化及影響
財政部于2021年頒布了《關于印發〈企業會計準則解釋第15號〉的通知》(“解釋15號”)及《企業會計準則實施問答》,本集團及本公司已采用上述通知和實施問答編制2022年度財務報表,上述修訂對本集團及本公司財務報表無重大影響。
固定資產試運行銷售的會計處理。本集團及本公司自2022年1月1日起施行解釋15號中與固定資產試運行銷售相關的規定,僅產生了試運行階段存貨,尚未產生試運行階段收入。本集團及本公司自2021年1月1日起至施行日之間未發生金額重大的試運行階段銷售,且未形成金額重大的試運行階段存貨,對2021年度財務報表無重大影響。
5.1.2國際財務報告準則變化及影響
國際會計準則理事會發布了以下對國際財務報告準則的修訂,這些修訂在本集團當前會計期間首次生效:
·對IFRS16中“租金減讓的實務簡化處理延期”的修訂
·對IFRS3中“《概念框架》索引”的修訂
·對IAS16中“不動產、廠房及設備-達到預期可使用狀態前的銷售收入”的修訂
·對IAS37中“虧損合同-履約成本”的修訂
·國際財務報告準則年度改進(2018—2020年度)
這些修訂對本集團2022年度財務報表無重大影響。
5.2重大會計差錯的內容、更正金額、原因及其影響
5.3與最近一期年度報告相比,合并范圍發生變化的具體說明
(下轉D135版)
消費界所刊載信息,來源于網絡,傳播內容僅以學習參考使用,并不代表本站觀點。本文所涉及的信息、數據和分析均來自公開渠道,如有任何不實之處、涉及版權問題,我們會及時處理,舉報投訴郵箱:Jubao_404@163.com,
本文地址: http://m.aaeedd.cn/news/687.html
消費界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來源于網絡,僅供免費學習參考使用,并不代表本媒體觀點。本文所涉及的信息、數據和分析均來自公開渠道,如有任何不實之處、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我們及時處理。本文僅供讀者參考,任何人不得將本文用于非法用途,由此產生的法律后果由使用者自負。
合作官方郵箱: hezuo@eeeck.com
投訴舉報郵箱:Jubao_404@163.com
招聘官方郵箱: rcrt@eeeck.com
關于我們
商務合作
免責聲明
網站地圖
未經書面授權不得復制或建立鏡像,違者必究。
Copyright © 2012 -2023 CONSUMER TIMES. All Rights Reserved.
深圳市贏銷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702005336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