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roid | iOS
下載APP
本報訊記者吳珊見習記者方零晨
受多種因素的影響,2022年金融行業總體銷售業績承受壓力。但是,截止到3月29日晚記者發稿時,從已公布的7家上市券商2022年年度報告來說,證券公司在兩融業務層面不缺閃光點。
采訪業內人士認為,兩融業務的高速發展不僅豐富了券商公司收益,也推動了證券公司別的業務發展。可是,兩融業務發展趨勢存在的問題也不能忽視,證券公司需積極主動面對挑戰。
兩融業務獲現行政策扶持
實際上,兩融業務發展過程中持續得到相應政策扶持。2022年10月份,中國證券金融有限責任公司(下稱“中證金融”)公布總體下調整融資費率40個百分點;同年同月,滬深交易所公布擴張兩融標的個股范疇。而轉融通做為兩融業務的主要配套設施規章制度也逐步完善,2023年2月21日,中證金融社會化轉融資擔保業務示范點正式啟動,社會化轉融資擔保業務采用“靈便時限、竟價利率”交易規則,證券公司能夠自由選擇時限,自行申報利率,轉融資交易根據競價模式進行。現階段,中證金融社會化轉融資擔保業務示范點正式啟動已逾一個月,伴隨著轉融通體制的改善,兩融業務進一步發展。
據Choice數據顯示,截止到3月28日,A股市場兩融余額達16115.46億人民幣,占A股總市值的占比為2.27%,較今年初1月3日的15451.71億人民幣增加了663.75億人民幣,較2月21日的15821.66億人民幣增加了293.8億人民幣。
“總體來看,體制的改善有利于兩融經營規模擴充、提高市場效率。”西部證券非銀金融首席分析師羅鉆輝對《證券日報》記者說,伴隨著轉融通體制的改善,行業市場人氣值有希望提高,客戶滿意度會逐步回暖。相信隨著國家扶持政策不斷落地式,金融市場配置效率有希望進一步提升,兩融經營規模有希望擴張。
在已經公布2022年年度報告的上市券商中,一部分證券公司在兩融業務方面表現較為突出。
具體而言,截止到報告期末,國聯證券完成顧客股票融資總授信額度697.09億人民幣,同比增加5.03%;股票融資貸方余額為89.64億人民幣,融資融券交易完成息率收益5.68億人民幣。中投證券報告期末融資融券余額800.34億人民幣,年底融資融券市場占有率為3.14%,較上一年同比增長0.67%。而方正證券報告期末融資融券余額為262.55億人民幣,融資融券交易完成收益22.53億人民幣。
機遇和挑戰共存
談起兩融業務發展成證券公司與市場所帶來的積極主動效用,光大證券非銀金融首席分析師胡翔對《證券日報》記者說,相對于證券公司而言,兩融業務的高速發展使證券公司收益更加多元。不僅成為奉獻證券公司貸款利息金收益的主要來源,還對券商行業總體營收的提高及其凈資產回報率能力的提高起到十分非常重要的作用。與此同時,兩融業務發展壯大,對券商公司相關業務也有一些輻射效應,若為項目投資資管業務提供了更多方案和專用工具挑選。
他進一步表示,對市場來說,股票融資形成了非常重要的杠桿工具,促使技術專業投資者的路徑選擇工具等挑選更為多元化,有利于專業投資人的潛力發展壯大;從融資融券方面來講,大幅提升了市場定價效率,從原來的單邊市場成了雙邊市場,能做多也可以做空。
但是,現階段兩融業務的高速發展正面臨著一些考驗,羅鉆輝表示,與完善金融市場對比,目前我國融券業務在整個兩融業務經營規模占非常小,融資融券交易發展趨勢存有不對稱問題,不可以充足完成股票融資對沖風險作用。截止到2023年3月27日,融券余額占兩融總體體量的占比為5.91%,而3月份至今融券賣出額在兩融成交額中的比例僅是6.16%。
“全面注冊制環境下,漲跌停與標的證券標準進一步釋放壓力,兩融業務準入條件有一定的放寬。在兩融業務迅速發展、投資人要求慢慢回暖的今天,兩融業務進行與風險管控對證券公司有一定考驗。”他進一步填補。
胡翔表明,“在風險管理領域,金融行業必須高度重視。盡管現在兩融銷售市場仍處于十分健康的狀態,業務流程市場集中度并不是很高。但兩融業務的貸款擔保占比總體水平是比較高的。假如遭遇銷售市場系統化的下行壓力,對一部分企業的信貸資產質量和流動性管理是否會帶來一定的考驗,這值得深思和高度重視。”
證券公司如何應對兩融業務發展中考驗?
羅鉆輝覺得,從融券業務角度來講,證券公司可通過建立多元化轉融券券源籌資方式,深層次拓展客戶融券業務要求,把握住轉融通業務銷售市場暴發機遇,提高融券業務買賣比例;從客戶關系管理角度來講,證券公司可建立全方面的融資融券交易分類分級保障體系,提升客戶結構,構建客戶至上的工作管理管理體系;對于兩融業務風險管控,證券公司可以通過金融科技賦能,科學合理評定與鑒別經營風險,加強技術手段在業務開拓、授信管理、風險管控、經營管理等全過程的使用,提高風險性管理能力。
消費界所刊載信息,來源于網絡,傳播內容僅以學習參考使用,并不代表本站觀點。本文所涉及的信息、數據和分析均來自公開渠道,如有任何不實之處、涉及版權問題,我們會及時處理,舉報投訴郵箱:Jubao_404@163.com,
本文地址: http://m.aaeedd.cn/news/209.html
消費界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來源于網絡,僅供免費學習參考使用,并不代表本媒體觀點。本文所涉及的信息、數據和分析均來自公開渠道,如有任何不實之處、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我們及時處理。本文僅供讀者參考,任何人不得將本文用于非法用途,由此產生的法律后果由使用者自負。
合作官方郵箱: hezuo@eeeck.com
投訴舉報郵箱:Jubao_404@163.com
招聘官方郵箱: rcrt@eeeck.com
關于我們
商務合作
免責聲明
網站地圖
未經書面授權不得復制或建立鏡像,違者必究。
Copyright © 2012 -2023 CONSUMER TIMES. All Rights Reserved.
深圳市贏銷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702005336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