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roid | iOS
下載APP
證券代碼:002102證券簡稱:ST冠福公告編號:2023-007
本公司及董事會全體成員保證信息披露的內容真實、準確和完整,沒有虛假記載、誤導性陳述或者重大遺漏。
由于冠福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公司”“冠福股份”)原控股股東以公司及控股子公司上海五天實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上海五天”)名義開具商業承兌匯票、對外擔保、對外借款等違規事項,截至2018年10月14日,公司原控股股東未能籌措到能有效解決債務的資金,前述違規事項未能妥尚解決。根據深圳證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規則(2018年修訂)》第13.3.1條、第13.3.2條的規定,公司股票自2018年10月16日開市起被實行其他風險警示,公司股票簡稱由“冠福股份”變更為“ST冠福”,公司證券代碼仍為“002102”,公司股票交易日漲跌幅限制為5%。
關于爭取撤銷其他風險警示所采取的措施及有關工作進展情況,公司已根據規定自2018年11月16日起每月披露一次相關進展情況和風險提示公告,具體內容詳見公司每月在指定信息披露媒體上發布《關于爭取撤銷其他風險警示所采取的措施及有關工作進展情況的公告》。
一、關于爭取撤銷其他風險警示所采取的措施及有關工作進展情況
在公司原控股股東違規事項發生后,公司及時成立了“專項工作小組”,并在之后選舉了陳烈權先生為公司第六屆董事會董事長、鄧海雄先生為公司第六屆董事會副董事長。2022年5月,荊州城發資本運營有限公司成為公司控股股東,荊州市人民政府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成為公司的實際控制人。2022年7月,公司召開2022年第三次臨時股東大會和第七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完成了董事會、監事會的換屆選舉,并聘任新一屆高級管理人員,第七屆董事會、監事會、高級管理人員開始履職。公司及時高效地持續推進各項事務的處理。具體情況如下:
(一)公司及聘請的律師團隊積極有序應對因公司原控股股東的違規行為引發的糾紛及訴訟等相關事項,目前已妥善解決絕大部分原告債權人與公司的訴訟案件,整體進展情況如下:
上表中,已判決的訴訟標的金額為226,405.74萬元,其中公司勝訴和已和解的訴訟標的金額為225,905.74萬元,占總金額的99.78%,即絕大部分訴訟已妥善解決,僅余0.22%在推進和解工作。
(二)公司為福建同孚實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同孚實業”)發行不超過6億元人民幣私募債提供擔保,同孚實業因自身資金緊張,其所發行的私募債出現逾期且未兌付的情形,根據同孚實業提供的《關于私募債到期未兌付的情況說明》,截止2019年7月31日,同孚實業所發行的私募債余額暨公司為其擔保的實際余額(本金)為418,151,471.92元均已全部到期。公司為妥善解決與投資者之間的糾紛和訴訟,積極化解社會矛盾,截至本公告披露日,已與全部應支付的私募債項目相關債權人572名(共計740筆業務)達成和解并支付完畢,共支付32,982萬元。
(三)截至本公告披露日,關于公司資金被原控股股東占用和違規擔保問題的情況如下:
1、因違規開具商業承兌匯票、對外借款等事項,形成公司被原控股股東占用資金106,688萬元。
2、因同孚實業私募債擔保事項,公司向債權人合計代償32,982萬元,也形成被原控股股東占用資金。
3、因原控股股東導致的違規對外擔保事項,公司向債權人已代償12,819萬元,也形成被原控股股東占用資金,預計尚需承擔的擔保金額為19,186萬元,其中有已與債權人和解將分期支付的15,171萬元。
公司現控股股東為荊州城發資本運營有限公司,實際控制人為荊州市國資委,不存在占用公司資金的情形。
公司董事會已積極采取相關的應對措施,啟動了向原控股股東及其關聯方追償等法律程序,向法院申請支付令執行等。公司原控股股東已出現債務危機,公司將盡最大限度的保障公司和投資者的利益。
二、風險提示
公司原控股股東以公司及控股子公司上海五天名義開具商業承兌匯票、對外擔保、對外借款等違規事項,自2018年10月開始引發了相關的糾紛及訴訟,目前訴訟案件已基本生效判決,根據相關判決或裁定公司所應承擔的責任,公司陡增了巨額債務。為化解原控股股東違法違規問題,公司努力尋求各種解決辦法,若相關和解協議未能有效執行,存在相關債權人按判決書/仲裁裁定恢復執行的風險。
公司指定的信息披露媒體為《中國證券報》《證券時報》《證券日報》《上海證券報》及巨潮資訊網(http://www.cninfo.com.cn),公司相關信息均以在上述指定信息披露媒體登載的公告為準。敬請廣大投資者關注公司相關公告,理性投資,注意投資風險。
特此公告。
冠福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會
二二三年三月三十一日
消費界所刊載信息,來源于網絡,傳播內容僅以學習參考使用,并不代表本站觀點。本文所涉及的信息、數據和分析均來自公開渠道,如有任何不實之處、涉及版權問題,我們會及時處理,舉報投訴郵箱:Jubao_404@163.com,
本文地址: http://m.aaeedd.cn/news/1306.html
消費界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來源于網絡,僅供免費學習參考使用,并不代表本媒體觀點。本文所涉及的信息、數據和分析均來自公開渠道,如有任何不實之處、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我們及時處理。本文僅供讀者參考,任何人不得將本文用于非法用途,由此產生的法律后果由使用者自負。
合作官方郵箱: hezuo@eeeck.com
投訴舉報郵箱:Jubao_404@163.com
招聘官方郵箱: rcrt@eeeck.com
關于我們
商務合作
免責聲明
網站地圖
未經書面授權不得復制或建立鏡像,違者必究。
Copyright © 2012 -2023 CONSUMER TIMES. All Rights Reserved.
深圳市贏銷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702005336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