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roid | iOS
下載APP
11月27日晚間,上交所官網披露,化工企業南高峰及保薦人財通證券申請撤回上市材料,IPO終止。當下“清倉式分紅”正位于輿情的風口浪尖,這家分紅超4億,擬募資金額中將3億用于補充流動性的公司,自然也是引發了市場的關注。
據統計至11月初,年內已有24家公司涉及前腳大額分紅,后腳募資補充流動性或還債情形,其中,中信建投、國泰君安、民生證券保薦的家數居于前列。
分紅超4億,擬募資將其中3億用于補充流動性
南高峰是一家致力于高純度氟化工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業務的化工企業,公司產品主要被客戶用于制備鋰電池電解液、三氟化氮、電子級氫氟酸、制冷劑等產品,并最終應用于新能源汽車鋰電池、半導體集成電路、平板顯示等領域。
此次南高峰IPO擬沖刺滬主板,保薦機構為財通證券。回顧上市歷程,今年2月28日,公司上市申請材料獲上交所受理;3月20日,被上交所發起第一輪問詢;11月27日,公司及保薦人共同申請撤回材料。
2020年至2022年上半年,南高峰營業收入分別為5.23億元、9.44億元、4.62億元;歸母凈利潤分別為6301.42萬元、2.34億元、9507.13萬元;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分別為1.30億元、1.87億元、1.04億元。表現情況雖有小幅波動,總體屬中規中矩。但由于數據僅統計到2022年6月底,全年運營情況仍無從判定。
14.17億元的擬募集資金,公司將分別用于新增六氟磷酸鋰項目;新增電子級氫氟酸、氟化氫銨及配套無水氟化氫項目;研發與檢測中心項目;補充流動資金項目。值得注意的是,公司計劃將3億募資額用來補充流動資金,在財務基本面表現良好的情況下,這無疑讓該用途是否合理蒙上了一層陰影。
財務數據報表里的“現金分紅”一項,似隱約顯露補充流動資金的端倪。2020年至2022年上半年,公司的現金分紅額分別為7122.60萬元、2.37億元、4200萬元,有兩期甚至超過了公司的當期凈利潤。而這些分紅金額大部分都落入了公司控股股東及實控人手中,保薦機構表示,上述分紅資金后主要流向包括購買金融資產、歸還借款本息、對外拆出資金、向關聯企業拆出資金和股權投資、股份回購等。
從問詢情況看,也可以看出監管部門對發行人連續大額分紅的關注,要求公司就后續分紅資金的投資情況具體說明,并強調“上述資金流向是否存在投向關聯方、客戶、終端客戶的情形,是否存在體外資金循環形成銷售回款、承擔成本費用等異常情況”。
華南地區某中部券商保代表示,IPO前的大額分紅會增加過會難度。一方面有突擊分紅之疑,損害IPO后的股東利益;另一方面有上市“圈錢”之疑,募集資金的必要性難以合理說明。
正如“有資金進行巨額分紅,卻沒資金補充流動資金?”這一質疑聲,加上多家公司此前的“清倉+透支”式分紅,顯然觸及到輿情的敏感點,監管對此項的關注也是愈發嚴格。
年內已有24家公司涉及“清倉式分紅”
一邊大額分紅,一邊募資補充流動性,南高峰顯然不是年內第一家這樣做的公司。此前,就有浙江國祥、福華化學、沃得農機、和特能源進行“掏空式”分紅,把股市當IPO公司提款機,引發市場“怒氣”。
據東方財富數據,截至11月初,年內共有508家擬IPO企業向交易所遞交或更新了招股說明書,在IPO前夕突擊分紅的公司多達345家,占比67.91%,其中24家涉及前腳大額分紅,后腳募資補流還債這一情形。
而在這些募資補流還債的IPO項目中,共有13家券商為保薦機構,分別是中信建投(5家)、國泰君安(4家)、民生證券(3家)、東興證券(2家)、國元證券(2家)、平安證券(1家)、申港證券(1家)、安信證券(1家)、長江證券(1家)、華西證券(1家)、財通證券(1家)、東海證券(1家)、中德證券(1家)。
最近數年,監管一直強調上市公司要用現金分紅來回報投資者,但上述公司大部分分紅都流回了實控人自己的腰包,顯然不符合回報投資者這一情形。
今年10月20日,證監會對《上市公司監管指引第3號——上市公司現金分紅》以及《上市公司章程指引》現金分紅相關條款進行修訂,并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其中,修訂內容中特別強調加強對異常高比例分紅企業的約束,引導合理分紅,“上市公司制定現金分紅政策時,應綜合考慮自身盈利水平、資金支出安排和債務償還能力,兼顧投資者回報和公司發展。對資產負債率較高且經營活動現金流量不佳,存在大比例現金分紅情形的公司保持重點關注,防止對企業生產經營、償債能力產生不利影響。”
根據現行規定,募資可以用于還債、補充流動資金的用途,但部分企業利用這一漏洞,先持續大額分紅,再募資還債補流,且還債補流占募資額的比例還不低,這類不負責任的行為,自然引起了投資者和市場的質疑。
消費界所刊載信息,來源于網絡,傳播內容僅以學習參考使用,并不代表本站觀點。本文所涉及的信息、數據和分析均來自公開渠道,如有任何不實之處、涉及版權問題,我們會及時處理,舉報投訴郵箱:Jubao_404@163.com,
本文地址: http://m.aaeedd.cn/enterprise/32837.html
消費界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來源于網絡,僅供免費學習參考使用,并不代表本媒體觀點。本文所涉及的信息、數據和分析均來自公開渠道,如有任何不實之處、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我們及時處理。本文僅供讀者參考,任何人不得將本文用于非法用途,由此產生的法律后果由使用者自負。
合作官方郵箱: hezuo@eeeck.com
投訴舉報郵箱:Jubao_404@163.com
招聘官方郵箱: rcrt@eeeck.com
關于我們
商務合作
免責聲明
網站地圖
未經書面授權不得復制或建立鏡像,違者必究。
Copyright © 2012 -2023 CONSUMER TIMES. All Rights Reserved.
深圳市贏銷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702005336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