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roid | iOS
下載APP
本報訊記者吳珊見習記者方零晨
最近,證券公司聚集公布2022年年度分紅方案。截止到記者發稿,已經有22家上市券商發布2022年本年度利潤分配方案,總計擬年底分紅經營規模大約為339.71億人民幣(價稅合計,相同),有9家證券公司擬年底分紅經營規模均超10億人民幣。
頭部券商因為經營規模大、營運能力強,其分紅預案一直備受矚目。從目前已公布的年度報告情況看,廣發證券、光大證券、國金證券三家證券公司2022年歸母凈利均超百億,在其中,廣發證券以213.17億人民幣名列第一,光大證券和國金證券同時期歸母凈利分別是115.07億人民幣、110.53億人民幣。從擬年底分紅情況看,這三家證券公司均擬派現超出40億人民幣。在其中,“證券公司一哥”廣發證券公告顯示,擬每10股發放4.90元,總計股票分紅超70億人民幣,擬派現金余額最大;光大證券擬每10股發放5.30元,總計股票分紅47.21億人民幣;國金證券擬每10股發放4.50元,總計股票分紅40.63億人民幣。
除此之外,國泰君安、中金證券、中投證券、中信證券、銀河證券等證券公司股票分紅也很是領跑,各自擬每10股發放2.10元、每10股發放1.80元、每10股發放1.85元、每10股發放2.70元、每10股發放3.50元。
星象圖金融業研究院研究員雒佑對《證券日報》記者說,證券公司積極主動年底分紅不但可以為本身吸引住長期資金,也有助于提升整個行業的自信心。
據我們整理,除了上述頭部券商外,一部分中小券商2022年股東分紅也毫不保留。比如東方證券、國泰君安、國元證券、華安證券等各自擬每10股發放1.50元、每10股發放2.10元、每10股發放1.50元、每10股發放1元。
但是,也是有上市券商依據綜合性情況選擇了少年底分紅或暫時不年底分紅,同時結合公司發展階段、運營模式、獲利能力、融資需求等情況進行表明。
IPG中國地區首席經濟學家柏文喜表明,證券公司分紅派現幅度除開要了解企業發展和經營的現金流量需要以外,還要綜合評定現階段的市情及其公司股價與公司業績發展空間。
雒佑表明,2023年將是一個大部分市場發展向好的年代,其中就包括證券公司。從股票基本面來看,宏觀經濟政策修復幅度持續改善,金融市場也更活躍性;此外,國家在央國有企業改革層面不斷加倉,特別是優質資產的企業并購、發售,對證券公司來講這也會是銷售業績突破點之一。因而,在今年的券商業績去年低數量的大環境下,極有可能會邁入提高。
西南證券頂尖投資咨詢張剛覺得,“2023年是全面注冊制改革創新的第一年,各券商公司投資銀行業務貧富差距或會放大。對于自營業務、證券經紀業務、財富管理業務,則主要是借助二級市場的活躍性水平。融合宏觀經濟政策處在企穩向好趨勢,預估各證券公司2023年銷售業績同期相比完成提高躋身普遍存在。”
消費界所刊載信息,來源于網絡,傳播內容僅以學習參考使用,并不代表本站觀點。本文所涉及的信息、數據和分析均來自公開渠道,如有任何不實之處、涉及版權問題,我們會及時處理,舉報投訴郵箱:Jubao_404@163.com,
本文地址: http://m.aaeedd.cn/news/1672.html
消費界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來源于網絡,僅供免費學習參考使用,并不代表本媒體觀點。本文所涉及的信息、數據和分析均來自公開渠道,如有任何不實之處、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我們及時處理。本文僅供讀者參考,任何人不得將本文用于非法用途,由此產生的法律后果由使用者自負。
合作官方郵箱: hezuo@eeeck.com
投訴舉報郵箱:Jubao_404@163.com
招聘官方郵箱: rcrt@eeeck.com
關于我們
商務合作
免責聲明
網站地圖
未經書面授權不得復制或建立鏡像,違者必究。
Copyright © 2012 -2023 CONSUMER TIMES. All Rights Reserved.
深圳市贏銷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702005336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