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roid | iOS
下載APP
□隨著專屬商業養老保險轉變為正常業務,符合監管要求的保險公司可以申請專業商業養老保險,參與該業務的保險公司數量將大幅增加
□獨家商業養老保險是連接個人養老金制度的主要保險產品,個人養老保險產品名單也將擴大
◎記者 韓宋輝
《上海證券報》記者5月25日獲悉,國家金融監督管理局已就促進專屬商業養老保險發展征求行業意見。根據草案,專屬商業養老保險計劃從試點業務轉變為正常業務。
自2021年6月起,浙江省(含寧波市)和重慶市啟動專屬商業養老保險試點,試點機構為6家龍頭人身保險公司。自今年3月以來,試點地區已擴大到全國,試點機構增加了10多家養老保險公司。
業內人士表示,隨著獨家商業養老保險轉變為正常業務,符合所有者權益、償付能力、責任準備金覆蓋率等監管要求的保險公司可以申請專業商業養老保險。這意味著參與該業務的保險公司數量將會增加很多。此外,獨家商業養老保險是連接個人養老金制度的主要保險產品,這意味著個人養老保險產品名單也將擴大。
經營細則明確 準入門檻高
專屬商業養老保險是指被保險人領取養老金年齡應當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或者60歲以上的個人養老保險產品。
監管部門在試點業務時提出了一些原則要求,沒有明確準入機構的門檻和業務管理規則。經過兩年的試點,草案明確了這些方面,為獨家商業養老保險的正常運行奠定了基礎。
草案明確規定,保險企業經營獨家商業養老保險必須滿足一些條件:去年年底所有者權益不低于50億元,不低于公司股本(實收資本)的75%;去年年底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不低于150%、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不低于75%;去年年底責任準備金覆蓋率不低于100%。養老保險公司主營業務突出,業務發展規范,內部管理機制健全,可免除第一條。
業內人士表示,據估計,目前有30多家保險公司符合這些要求。養老保障是一項長期業務,需要耐心、強大的保險公司長期經營,獨家商業養老保險應反映特殊養老服務的特點,因此監管部門對機構的綜合實力要求較高。
此外,草案還規范了獨家商業養老保險賬戶管理、收入模式、投資組合轉換功能、保險責任、退保要求、銷售渠道等業務細節。
預計個人養老金產品名單將擴大
個人養老金制度實施以來,專屬商業養老保險一直是個人養老金制度對接最多的保險產品。
據中國銀行保險信最新披露,目前有32種保險產品與個人養老金制度相連,其中11種是獨家商業養老保險。一些保險公司表示:“大多數獲準經營獨家商業養老保險的公司都將其視為個人養老保險產品。”。
上述保險公司認為,這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在產品形式和監管要求上,絕大多數獨家商業養老保險產品可以滿足個人養老金制度的要求,保險公司搶占個人養老市場,貨架;二是經過兩年的試點,獨家商業養老保險收入表現良好,形成一定的市場聲譽,可以幫助保險公司在激烈的個人養老市場開放局面。
據了解,專屬商業養老保險采用“保證+浮動”的收益模式,為客戶提供穩定進取的賬戶。根據各保險公司披露的2022年專屬商業養老保險產品結算利率,穩定賬戶結算利率約為4.0%至5.15%,進取賬戶結算利率約為4.5%至5.7%。
“目前,相關事項仍處于征求意見的階段。在未來正式發布后,大多數合格的保險公司預計將開展這些業務。”業內人士表示,行業將出現更多符合個人養老金制度要求的專屬商業養老保險產品,相應的個人養老保險產品名單也將擴大。
消費界所刊載信息,來源于網絡,傳播內容僅以學習參考使用,并不代表本站觀點。本文所涉及的信息、數據和分析均來自公開渠道,如有任何不實之處、涉及版權問題,我們會及時處理,舉報投訴郵箱:Jubao_404@163.com,
本文地址: http://m.aaeedd.cn/jl/15597.html
消費界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來源于網絡,僅供免費學習參考使用,并不代表本媒體觀點。本文所涉及的信息、數據和分析均來自公開渠道,如有任何不實之處、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我們及時處理。本文僅供讀者參考,任何人不得將本文用于非法用途,由此產生的法律后果由使用者自負。
合作官方郵箱: hezuo@eeeck.com
投訴舉報郵箱:Jubao_404@163.com
招聘官方郵箱: rcrt@eeeck.com
關于我們
商務合作
免責聲明
網站地圖
未經書面授權不得復制或建立鏡像,違者必究。
Copyright © 2012 -2023 CONSUMER TIMES. All Rights Reserved.
深圳市贏銷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702005336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