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roid | iOS
下載APP
◎記者 黎靈希
深度綁定核心人才,充分激發員工活力,被稱為“金手銬”的股權激勵正成為越來越多上市公司的選擇。數據顯示,截至5月31日,已有273家a股上市公司推出了307項股權激勵計劃。其中,已實施了196項股權激勵計劃。
《上海證券報》記者梳理了上述股權激勵計劃,發現a股上市公司的股權激勵正朝著更廣泛的激勵對象、績效評估和多期正常實施的方向發展。為了避免股權激勵成為利益轉移的工具,監管機構也在加強對相關計劃的關注和詢問,指導上市公司合規、有效地披露和實施股權激勵計劃。
股權激勵持續升溫
上市公司的股權激勵已進入“正?;彪A段。越來越多的上市公司選擇定期啟動股權激勵計劃,即在第一階段股權激勵計劃啟動后,繼續啟動第二階段甚至多階段計劃,促進建立和完善企業的中長期激勵機制,將股權激勵實施成為“正常”的人才管理手段。
根據上海榮正企業咨詢服務(集團)有限公司發布的《中國企業家價值報告(2023)》,a股上市公司于2022年披露了762個股權激勵計劃。其中,多期股權激勵計劃達到400個,股權激勵已成為上市公司常用的激勵工具。
今年以來,上市公司股權激勵的常態化特征依然顯著,振江股份、宏遠綠能(原上機數控)、溫氏股份、招商輪船等公司都推出了二期甚至多期計劃。
溫氏股份今年推出了第四期限制性股票激勵計劃。根據公告,公司計劃向激勵對象授予18510.90萬股限制性股票,首次授予17560.79萬股限制性股票,首次授予不超過4076人。溫氏股份本期擬授予的限制性股票數量在今年以來拋出激勵計劃的公司中排名第一。
上市公司持續的股權激勵熱情不僅體現在許多公司實施多期股權激勵計劃上,也體現在越來越多的公司加入這個行列上。例如,華寶新能和匯成股份于5月30日晚披露了相關草案,這是上市后首次啟動股權激勵計劃。
從行業分布來看,大多數披露股權激勵計劃的公司都來自制造業。從細分行業來看,電子行業股權激勵計劃數量最多,共48份;其次是機械設備和計算機,各有41份。榮正集團創始人、董事長兼首席合伙人鄭培民表示,制造業已成為推動股權激勵業務最強大的行業,一方面是上市公司規模最大;另一方面,行業對核心人才的需求在轉型升級過程中不斷上升。
評估目標日益多樣化
評估目標的設定是促進股權激勵計劃互利共贏的核心環節。記者發現,上市公司,特別是科技創新委員會公司,引入產品銷售、專利數量、生產線建設等指標作為評估目標,以實現更科學、更有效的激勵。
圣湘生物將化學發光領域重點生產線的設立列為2023年限制性股票激勵計劃的績效考核目標。其中包括:2023年建立化學發光技術平臺,通過合作或自主研發建立2條具有合法銷售資質的化學發光重點生產線;2023年至2024年建立完善化學發光技術平臺,合作或自主研發建立3條具有合法銷售資質的化學發光重點生產線,化學發光領域新產品不少于40條。
奧精醫療將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注冊的產品數量納入股權激勵計劃考核體系。根據公司披露的2023年限制性股票激勵計劃(草案),2023年公司業績考核目標以2022年營業收入為基礎,2023年增長率不低于10%,或2023年申請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注冊的三類醫療器械產品。
樂信科技也將R&D過程中的關鍵節點設定為評估目標。公司在2023年限制性股票激勵計劃(草案)中提到,公司的營業收入和R&D項目產業化指標將在2023年至2024年的每個會計年度進行評估。2023年R&D項目產業化目標值為AI語音方案R&D產業化,相關產品累計銷售額不低于1000萬元。
鄭培敏說:“研發里程碑評價模式的應用反映了科技創新委員會企業除了關注企業的盈利能力外,還更加關注企業上市后技術的可持續發展和迭代?!?。
監管部門嚴格查處股權激勵“小算盤”
股權激勵計劃不僅取決于數量,還取決于質量。在上市公司頻繁推進股權激勵計劃的同時,交易所也在加強對相關問題的監控。
據記者介紹,在過去的一個多月里,許多公司因激勵計劃收到了交易所的詢價函。交易所的重點主要集中在評估指標的合理性、激勵對象的選擇的匹配、股票期權行權價格的制定依據等方面。
以硅膠產業鏈企業為例,公司在5月份披露的激勵計劃(草案)中設立了A、B級績效考核目標。公司未達到B目標的,所有激勵對象對應考核當年計劃歸屬的限制性股票不得歸屬或遞延至下期歸屬。但與2022年相比,公司B目標設定的2023年凈利潤要求沒有上升反而下降。
這符合《上市公司股權激勵管理辦法》的有關規定嗎?它能起到激勵作用嗎?是否涉嫌利益轉移和損害中小股東利益?交易所在關注函中連續提出三個問題,要求上述公司解釋凈利潤評估指標設置的依據、具體計算流程和合理性,結合近三年的歷史經營情況和財務數據、行業發展和市場環境變化。
由于激勵計劃授予的股票期權行權價格較低,一家工業控制行業上市公司引起了交易所的關注。據悉,公司擬設定激勵計劃授予的股票期權行權價格不低于下列價格較高者的75%:公司股票平均交易價格在草案公告前1個交易日,公司股票平均交易價格在草案公告前20個交易日。對此,交易所要求公司說明相關定價依據和定價方法的合理性,是否有利于上市公司的可持續健康發展,是否變相將利益傳遞給相關董事、高級管理人員等激勵對象。
中央財經大學會計學院教授、資本市場監管與改革研究中心主任陳云森認為,面對上市公司的股權激勵計劃,投資者應重點關注公司制定的行權績效條件,以行業領先企業和同行競爭對手為標桿。
消費界所刊載信息,來源于網絡,傳播內容僅以學習參考使用,并不代表本站觀點。本文所涉及的信息、數據和分析均來自公開渠道,如有任何不實之處、涉及版權問題,我們會及時處理,舉報投訴郵箱:Jubao_404@163.com,
本文地址: http://m.aaeedd.cn/insurance/18796.html
消費界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來源于網絡,僅供免費學習參考使用,并不代表本媒體觀點。本文所涉及的信息、數據和分析均來自公開渠道,如有任何不實之處、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我們及時處理。本文僅供讀者參考,任何人不得將本文用于非法用途,由此產生的法律后果由使用者自負。
合作官方郵箱: hezuo@eeeck.com
投訴舉報郵箱:Jubao_404@163.com
招聘官方郵箱: rcrt@eeeck.com
關于我們
商務合作
免責聲明
網站地圖
未經書面授權不得復制或建立鏡像,違者必究。
Copyright © 2012 -2023 CONSUMER TIMES. All Rights Reserved.
深圳市贏銷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702005336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