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roid | iOS
下載APP
◎記者 張欣然
在過去的5月底,在央行精準的“滴灌”下,資本表面保持穩定平衡,資本分層現象得到緩解,波動弱于季節性水平。
充足的流動性疊加經濟基本面的變化催生了短期債券市場。截至5月31日收盤,一年期國開債收益率下降3.5個基點至2.1%。
展望6月,許多市場參與者預計,央行仍將準確“滴灌”,以穩定季末的流動性,財政支出也將補充流動性,資本利率中心仍將低于政策利率水平,但仍需防止月中資本波動對短期債券市場的影響。
資金平穩跨月
據業內人士分析,資金平穩跨月,主要是因為5月份信貸投放持續放緩,央行投放保持準確的“滴灌”。
自本周以來,央行略有增加了反向回購的數量。5月29日、30日和31日,央行分別在公開市場上進行了250億元、370億元和130億元的反向回購。
一位基金交易員說:“央行在31日縮小了反向回購的規模,這意味著市場并不缺乏流動性,銀行對非銀行系統的融資資金仍然很高?!薄?/P>
截至5月31日收盤,DR001加權平均利率為1.703%,DR007加權平均利率為2.0845%。GC001下降27.3個基點至2.091%。
“5月31日,跨月資金極度寬松,銀行與非銀行之間的資金價格分層不明顯。整體價格便宜,資本利率下降趨勢明顯。我們對跨月后市場的資本表面持樂觀態度。”上述交易員說。
交易員進一步表示,近期票據利率下降,銀行間存單發行利率也下降,表明銀行存在信貸供應壓力,整個系統并不缺乏資金。
充足的流動性催生短債市場
寬松的資金也催生了近期短期債券市場。
從利率債的角度來看,截至5月31日收盤,1年期國債收益率下降3.5個基點至2.1%,3年期國債收益率下降3.5個基點至2.435%,3年期國債收益率下降3.75個基點至2.2475%。
一位銀行金融投資經理表示,一方面,自5月以來,債券市場杠桿率上升,機構杠桿主要是為了獲得短期利差收益,催生短期債券市場;另一方面,長期債券市場解釋極端,一些機構開始停止利潤,因此增加了短期債券的頭寸。
投資經理說:“這可以降低利率波動帶來的風險,即使有浮動損失,也可以持有到期。”。
經濟基本面的變化也是資本進入債券市場的一個重要原因。5月31日,國家統計局宣布了5月份中國采購經理指數的運行情況。5月份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48.8%,比上月下降0.4個百分點,低于臨界點,制造業繁榮水平略有下降。
上述投資經理表示:“PMI數據顯示,經濟復蘇仍然穩定,長期債券市場的基本支撐仍然存在?!?。
6月份資金平穩平衡
展望6月份的資本,在貨幣政策護航和財政支出增加的背景下,業內人士預計整體將呈現穩定平衡的趨勢,但也需要注意月中多因素干擾對短期債券市場的影響。
6月份,政府債券凈融資規模和準備金支付壓力上升,但預計季末月財政凈投資規模較大,預計資金將保持穩定。根據安信證券發布的研究報告,在政府存款方面,預計6月份政府債券凈融資規模約為7300億元;在財政收支方面,預計6月份財政存款凈投入規模約為1.1萬億元;在銀行準備金方面,預計6月份準備金帶來的資金將回籠約2900億元。
該研究報告稱:“總的來說,在不考慮反向回購和MLF的情況下,6月份基本沒有資金缺口,預計將保持穩定?!?。
從多年來同期的資本狀況來看,6月份的資本狀況通常保持穩定和平衡,資本利率中心通常沒有明顯的趨勢變化。民生證券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師譚一鳴認為,一方面,央行將增加貨幣交付,保持流動性穩定;另一方面,6月是財政支出的大月份,也將補充流動性。
譚逸鳴說:“但要注意季末的流動性,分層現象可能更加突出,非銀行機構感到的資金緊張可能更加明顯?!薄?/P>
中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明確認為,雖然6月份基本沒有流動性缺口,但由于財政支出一般集中在月底,月內流動性仍將面臨較大波動。
“流動性邊際收緊對債券市場的影響可能反映在短期內,隨著基本面的變化,長期利率仍有一定的游戲機會?!泵髅髡f。
消費界所刊載信息,來源于網絡,傳播內容僅以學習參考使用,并不代表本站觀點。本文所涉及的信息、數據和分析均來自公開渠道,如有任何不實之處、涉及版權問題,我們會及時處理,舉報投訴郵箱:Jubao_404@163.com,
本文地址: http://m.aaeedd.cn/insurance/18788.html
消費界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來源于網絡,僅供免費學習參考使用,并不代表本媒體觀點。本文所涉及的信息、數據和分析均來自公開渠道,如有任何不實之處、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我們及時處理。本文僅供讀者參考,任何人不得將本文用于非法用途,由此產生的法律后果由使用者自負。
合作官方郵箱: hezuo@eeeck.com
投訴舉報郵箱:Jubao_404@163.com
招聘官方郵箱: rcrt@eeeck.com
關于我們
商務合作
免責聲明
網站地圖
未經書面授權不得復制或建立鏡像,違者必究。
Copyright © 2012 -2023 CONSUMER TIMES. All Rights Reserved.
深圳市贏銷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702005336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