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roid | iOS
下載APP
9月12日,首屆迎海漁博會在迎海水產交易中心南廣場正式拉開帷幕。此次漁博會以“科技賦能 水產安全”為主題,作為水產行業的一次盛會,集科技展示、商貿對接、美食體驗等多功能于一體,旨在為行業搭建一個全方位的交流合作平臺,推動水產行業在新的發展階段實現高質量發展。
開啟征程:迎海漁博會盛大開幕
上午,首屆迎海漁博會現場熱鬧非凡,嘉賓們陸續簽到入場,秩序井然又不失熱烈氛圍。在眾人期待中,主持人登臺宣布:首屆迎海漁博會正式拉開帷幕!
迎海集團總裁在歡迎辭中表示,本屆漁博會以“科技賦能 水產安全”為核心,設專家講座、海鮮美食嘉年華兩大板塊,旨在推動行業綠色高效發展。預祝漁博會圓滿成功,愿大家收獲商機友誼,共繪水產新藍圖!
10點50分,首屆迎海漁博會開幕儀式隆重舉行。8位領導嘉賓共同拉動推桿裝置,剎那間禮炮同步齊鳴,彩帶飛舞、掌聲雷動,標志著這場水產行業的盛會正式開啟,行業新征程就此啟航。
專家對話:思想碰撞引領方向
下午,首屆迎海漁博會專家講座及專題對話活動開始。迎海集團副董事長、迎海水產交易中心總經理李霆駿首先致辭,他對活動的舉辦表示祝賀,對各位專家的到來表示感謝,強調了科技賦能在水產行業中的重要作用。
廣州市水產商會黨支部書記、名譽會長王挺先生也發表了講話,表達了對漁博會的美好期許,希望其能成為行業交流的橋梁、合作的紐帶,推動水產行業高質量發展。
隨后,進入主題分享環節。暨南大學經濟學院教授楊英發表《水產市場的發展現狀與趨勢》。他表示大型水產市場正從傳統雜亂狀態,向特色化、科技化等綜合體轉變,面臨布局有序化等問題。正經歷布局有序化、功能優化等轉變,還將走向多元,推進全球化、文旅融合及標準化品牌化。
華南農業大學教授、博導,中科院水生所博士余祥勇先生則聚焦《海洋牧場漁產品生產安全及品質保障》,表示海洋牧場漁產品生產,面臨環境污染致質量下降、安全無保障問題,質量安全問題突出。需依靠質量保障與檢測技術,以及水產品品質優化技術,實現質量安全與品質提升。
香港珠海學院副教授、經濟學博士奧列克桑德·皮德喬薩先生(Dr.Oleksandr Pidchosa)發表《全球水產貿易與供應鏈保障的創新》。他表示全球水產貿易中,需求增長使可持續發展與創新成戰略重點,水產養殖需轉型。未來水產行業將智能化、綠色化、透明化,靠創新構建可持續體系。
廣州市南沙區政協委員、區知聯會副會長,廣州軟件應用技術研究院總工程師危明鑄帶來了《人工智能 + 食品安全溯源賦能全球水產消費》的主題分享。他表示人工智能+食品安全溯源賦能全球水產消費,旨在解決水產品信任困境。以區塊鏈為技術基石,打造從“漁船”到“餐桌”的一站式溯源方案,涵蓋無人漁場、區塊鏈認證等。
在嘉賓對話環節,主持人邀請楊英、余祥勇、Dr.Oleksandr Pidchosa、危明鑄四位專家,圍繞供應鏈創新、高質量發展路徑,海洋牧場如何破除困難等展開對話,指出水產食品安全溯源存在諸多問題,AI 與區塊鏈是破局關鍵,還探討海洋牧場技術創新及對漁產品品質保障和產業發展的作用。
專家們各抒己見,并與現場觀眾進行了互動交流,解答了大家關心的問題,打造出一場知識盛宴。
亮點紛呈:引發公眾點贊
本次漁博會展位總面積:20-30個3m×3m標準展位(共180-210㎡),按功能分區布局,滿足“水產展覽+海鮮美食展”一體化定位,專業設置廣受好評。
在行業交流進行的同時,迎海漁博會的戶外專業展覽區及美食區也熱鬧非凡。從9月12日至9月14日,每天9點至17點30分,公眾可以免費參觀展覽,品嘗各種美味的海鮮美食。
展區內,來自全國各地的優質水產品琳瑯滿目,讓觀眾大飽眼福和口福。同時,現場還設置了互動體驗區,通過趣味游戲和科普展示,向公眾普及水產知識和食品安全常識,提高了公眾對水產行業的認知度和關注度。
每晚17點30分至23點30分,迎海海鮮美食嘉年華準時開啟。美食嘉年華匯聚了眾多知名酒樓和特色小吃攤位,為觀眾帶來了一場味蕾的盛宴。現場燈光璀璨,音樂悠揚,人們在品嘗美食的同時,還能欣賞到精彩的文藝表演,感受濃厚的節日氛圍,引發大眾點贊熱議。
首屆迎海漁博會的成功開幕,為水產行業提供了一個展示實力、交流合作、創新發展的平臺。通過一系列豐富多彩的活動,不僅促進了行業內的信息共享和技術交流,也提升了公眾對水產行業的認知和認可。相信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水產行業將迎來高質量發展新高度。
消費界所刊載信息,來源于網絡,傳播內容僅以學習參考使用,并不代表本站觀點。本文所涉及的信息、數據和分析均來自公開渠道,如有任何不實之處、涉及版權問題,我們會及時處理,舉報投訴郵箱:Jubao_404@163.com,
本文地址: http://m.aaeedd.cn/catering_food/68932.html
消費界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來源于網絡,僅供免費學習參考使用,并不代表本媒體觀點。本文所涉及的信息、數據和分析均來自公開渠道,如有任何不實之處、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我們及時處理。本文僅供讀者參考,任何人不得將本文用于非法用途,由此產生的法律后果由使用者自負。
合作官方郵箱: hezuo@eeeck.com
投訴舉報郵箱:Jubao_404@163.com
招聘官方郵箱: rcrt@eeeck.com
關于我們
商務合作
免責聲明
網站地圖
未經書面授權不得復制或建立鏡像,違者必究。
Copyright © 2012 -2023 CONSUMER TIMES. All Rights Reserved.
深圳市贏銷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702005336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