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roid | iOS
下載APP
一枚深具歷史意義的清代御璽—為嘉慶皇帝刻制的白玉璽
來自巴黎亞洲藝術博物館創立人埃米爾·吉美(Emile Guimet)收藏
除了珍稀玉獸外,亦有精彩的鎏金銅佛像、精細陶瓷與絲綢畫繢等
6 月 10 日至 14 日于 Rue du Faubourg Saint Honoré 的蘇富比藝術空間公開展出
-與“Printemps Asiatique Paris”亞洲之春藝術博覽會同期舉行 -
6 月 15 日舉行拍賣
巴黎蘇富比將于 6 月 15 日舉行亞洲藝術拍賣,呈獻來自亞洲各地的藝術珍品和畫作,匯集了來自中國的御寶玉雕杰作—包括一枚意義重大的嘉慶皇帝璽印—以及頂級鎏金青銅雕像、宋代陶瓷、清代瓷器和現代藝術佳作。
來自埃米爾·吉美(EMILE GUIMET)遺產的皇帝璽印
一枚意義重大的清代白玉圓形“嘉慶”璽印,清嘉慶年間(估價:600,000-800,000 歐元)
御璽是中國皇帝最私人的藝術品,專為皇帝本人刻制,他人不得使用。除了具有官方功能的御璽之外,皇帝還收藏大量用于私人或玩賞目的璽印,這些同樣以上等玉石雕制的璽印,通常用于在自己的書畫作品蓋印,或者在鑒賞他人詩畫時蓋印以展現自己的文采風流。
嘉慶(1760-1820)是乾隆皇帝第十五子,于 1795 年正式獲立為皇太子,1799 年乾隆帝駕崩后正式掌權。由于乾隆帝熱衷璽印,將皇位交給兒子后,第一件事就是賜給他御璽。然而,嘉慶帝掌權之后,崇尚節儉,不斷削減了貢品供應,也大力削減宮中開支,以減輕帝國財務壓力。因此,他擁有的璽印數量與他父皇相比,真是少之又少。
嘉慶皇帝愛好文學,自己也作過不少詩文,還委托編撰了數部史書,而這枚較具個人性的璽印,非常可能曾出現在上述書畫作品中。這枚造型特殊的璽印,圓盤上盤繞著一道龍形雕刻,印面上嘉慶兩個字也受到兩條龍包圍。
這枚璽印曾為法國實業家、慈善家和作曲家埃米爾·吉美(1836-1918)的收藏。他是巴黎同名亞洲藝術博物館的創立人,擁有世上數一數二的亞洲藝術品收藏。吉美大約在 1906 年至 1907 年從巴黎重要的藝術經銷商 Florine Langweil 手中購得這枚璽印——他以 1,500 法郎購入這枚與其他六枚印章。這是這枚璽印首次在拍賣會上拍賣。
乾隆年間的非凡玉雕
菠菜綠玉“山水”筆筒,清乾隆年間(估價:150,000-200,000 歐元)
這件來自英國收藏,氣象萬千的乾隆時期筆筒,是精美秀挺的“玉雕山水”典范,制玉坊將材料的表面處理成如卷軸一般——運用各種深度和鏤空工藝,雕刻出深邃入里、精細復雜的景象。它描繪一個吉祥的場景,代表福錄壽三星的三名老者在山間朝著一座遙遠的亭子走去。
清代黃玉臥馬擺件,乾隆年間(估價:30,000-40,000歐元)及清代青白玉“童子與水牛”擺件,乾隆年間(估價:30,000-40,000 歐元)
這些以白玉和黃玉雕刻而成,雕工精美、光澤溫潤的動物雕刻擺件,是乾隆晚期雕塑和諧、勻稱風格的縮影。這些作品見證了御用制玉坊精巧極致、頂尖超凡的工藝水平,兩件均置于雕花木架上,表示當時作為精美的藝術品擺飾,盡管它們也具有文人案頭紙鎮的實用功能。這兩件作品自 1800 年代末期以來一直由同一家族收藏。
在中國歷史上,馬一直與權力和財富聯系在一起。這匹優雅而稀有的黃玉馬作品不僅捕捉了馬的形體—精致的面部細節和光滑圓潤的外形—也通過刻意夸張的姿勢表現出馬與生俱來的力量。
水牛在中國傳說中具有重要意義,象征著力量、勤奮和努力。這幅呈現水牛與兩名童子的作品,喚起了田園牧歌的寧靜之感,并提醒著與自然和諧共處的重要性。
清代御題“竹爐山房”青瓷玉雕,乾隆年間(估價:60,000-80,000 歐元)
這塊玉石是一件珍稀且重要的文獻作品,被認為是依據一幅乾隆皇帝(1736-95年在位)所作之畫雕刻而成,以作為進貢給皇帝的貢禮,畫面中記錄了皇帝一次前往他最喜愛的幽靜山林隱地中游賞的情景與心境。玉石上方的詩中提到的竹爐山房是文人雅士聚會烹茶享受暇怡佳趣的風雅之地。熱愛品茗的乾隆皇帝在第一次南巡時特地到訪此地,并立即被這里風雅清靜的環境以及竹爐山房的雅事所感。
佛像
本次拍賣會呈現了巴黎舉辦的拍賣會上最重要的佛教藏品之一。
西藏丹薩替寺半寶石嵌飾鎏金銅合金那伽像,15 世紀初(估價:400,000-600,000 歐元)及西藏丹薩替寺半寶石嵌飾鎏金銅合金大黑天像,15 世紀初(估價:400,000-600,000 歐元)
此次拍賣會上呈獻了超過十五年來市場上最出色的西藏雕塑作品群之一,記錄了西藏有史以來最偉大的寺廟之一。這些十四和十五世紀對神靈的描繪來自西藏的丹薩替寺。這座寺院于二十世紀的動蕩期間被毀壞之前,一直是宗教寶藏最豐富的寺院。
一件稀有且重要的明代鎏金青銅釋迦牟尼佛像,16-17 世紀(估價:120,000-150,000 歐元)
氣勢磅礴、精工鑄造的明代鎏金青銅像,呈現了釋迦牟尼佛打坐的坐姿。這件雕塑以裝飾佛陀衣服褶邊的浮雕花卉圖案精美的質量和深度而出類拔萃。
由一個法國家庭提供拍賣,由現任所有者的祖父于 1980 年代初期購得。
中國陶瓷
由歐洲著名私人收藏精心典藏數十年的作品,成為此次拍賣中國陶瓷的重大亮點。
罕見的題銘清代青花“竹林七賢”筆筒,康熙年間(估價:30,000-50,000 歐元)
這件有著年代題銘的珍罕筆筒,是在針對 17 世紀中國瓷器詳盡綜合的調查后歸入該時期的不到三十件筆筒之一。裝飾有公元三世紀時一群崇尚老莊之學并常集于竹林縱情清談的“竹林七賢”,以及一首詩。
在這批拍賣的中國陶瓷中,還有一些來自堪稱挪威最受敬重的中國陶瓷收藏家 Karl Emil Stromstad 和他已故妻子 Tove 的藏品。
美術
除此之外,還有中國和越南現代繪畫,包括張大千、林風眠、武高談的作品以及來自印度支那美術之家的罕見漆板。
武高談《女子與櫻花》,水粉絹本,裱於卡紙板,約1950年(估價:120,000-220,000 歐元)
武高談優雅夢幻似的絹畫《女子與櫻花》,是越南絲綢畫的典范。這幅重要的作品揉合了西方與越南的傳統,并創造出一種以精細、內斂和婉約為標志,具有強烈時代特征的風格。
武高談多樣化的創作實踐包括雕塑、油畫和石版印刷,因此這件做工精湛的早期絲綢作品—標志著藝術家對具有挑戰性的媒材的開創性運用—在市場上極為罕見。武高談賣價最高的前十件作品中有九件是絹畫,進一步證明了這些作品在他備受贊譽的作品中值得推崇的價值。
消費界所刊載信息,來源于網絡,傳播內容僅以學習參考使用,并不代表本站觀點。本文所涉及的信息、數據和分析均來自公開渠道,如有任何不實之處、涉及版權問題,我們會及時處理,舉報投訴郵箱:Jubao_404@163.com,
本文地址: http://m.aaeedd.cn/art/19028.html
消費界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來源于網絡,僅供免費學習參考使用,并不代表本媒體觀點。本文所涉及的信息、數據和分析均來自公開渠道,如有任何不實之處、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我們及時處理。本文僅供讀者參考,任何人不得將本文用于非法用途,由此產生的法律后果由使用者自負。
合作官方郵箱: hezuo@eeeck.com
投訴舉報郵箱:Jubao_404@163.com
招聘官方郵箱: rcrt@eeeck.com
關于我們
商務合作
免責聲明
網站地圖
未經書面授權不得復制或建立鏡像,違者必究。
Copyright © 2012 -2023 CONSUMER TIMES. All Rights Reserved.
深圳市贏銷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702005336號